南边的水灾还没过去,北边又遭了旱灾,颗粒无收,饿殍遍地,没有庄稼,没有粮食,加上席忠带着人四处烧杀抢掠,大楚的士兵面对天灾人祸,竟是节节败退,陆生的镇压并不是没有效果,而是陆生此人太过于心善,那些叛兵拿着武器的时候,陆生是毫不留情的斩杀,可一旦这些人放下武器,陆生就会放了这些人离开,让他们回去种田种地,但是,对于这些叛兵来说,他们已经尝到了抢劫、打劫的好处,又怎么会愿意再回去辛辛苦苦的种地度日,更何况,陆生虽然放了他们,可却没有给他们任何田地和银两,根本没办法安置他们,往往是这边刚刚投降了,陆生把人给放了,回头等陆生他们撤兵了,这些人又揭竿而起的反了,可以说,陆生的镇压不利导致大楚各地的起义越来越多,到了后来,竟是没几个府城没有动乱了。
短短两年时间,大楚各地烽烟四起,又要放着北边的莫赫,又要压着内部的战乱,忠王爷可谓是焦头烂额拆了东墙补西墙,结果窟窿是越来越大,越是想补就越是补不起来,有心想要换下陆生,可看来看去,竟无人可用。
胡丞相倒是提出派李若松去镇压,却被忠王爷严词拒绝,不仅不让李若松派兵,反而还将自己的亲兵分了几千人送去精海卫那边,交由李若松统一安排,至于这几千人能不能顺利到达精海卫,忠王爷并不知晓,也没办法保证,随着越发频繁的起义和越发严峻的边疆形势,大楚的交通联络已经不如两年前那般畅通了,以往每个月能够相互传递两三封信了解彼此的情况,现在三四个月能够收到一封信已经很不错了。
再想到信中的内容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看的,一旦落到其他人手里搞不好会掀起其他波澜,忠王爷干脆就放弃了与李若松他们的联络,只说让他们埋头发展自己,不要考虑京城的情况,也不要再往京城送东西。
相较于西边和北边,大楚的中部还算是安稳,尤其是南江府,作为大楚最为富庶的府城,这里跟以往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好一些,若是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了,估计会以为大楚还是太平的,让南江府人头疼的从来不是战乱,而是由于战争导致的商路断了,没有新奇的物事,没有更多的小玩意,南江府也没有之前那么的繁华,为此,南江府人没少骂朝廷的平乱不力楚成帝驾崩之后的第三年,大楚的老百姓正在度过不那么让人兴奋的新年时,大赫皇帝大元忠以三大恨告天,三大恨中写道:我大赫之祖、父,未尝损楚边一寸草也,楚无端挑衅边陲,害我祖、父性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一大恨,前大赫分东莫赫与西莫赫,楚越境以兵相助东莫赫,致我数万莫赫儿郎死于无谓纷争,此二大恨也,楚人于北府以南,中府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大赫遵誓行诛;楚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朝廷命官并杀之,挟取数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三恨之故,是以征之。
当年,大赫挥兵南下直取楚京,北府三十万大军枕戈待旦,正面迎击,忠王爷坐镇楚京,面对席忠集结的五万大军,忠王爷抽回陆生的三万精兵奔赴北府,席忠趁机挥兵东进,同样直取楚京,大楚,危矣。
在此半年后,北府三十万大军不敌大赫五十万精兵,府城沦陷,府城中二十万百姓并三十万大军尽数战死,大赫士兵入城之时仅剩下空城一座,凡京中运来之武器,皆被就地损毁,大赫军队想要屠城都没有人可屠。
双方对阵时间虽然不长,仅仅半年,但是,那些新式武器给大赫造成了极为巨大的损失,大元忠被红衣大炮的炮弹击中,当日身亡,其长子大元丰即位,发动猛攻,以极为惨烈的代价拿下北府,五十万大军,死了三十多万人。
在攻下北府之后,大元丰趁着大楚防务未做好调整,三月后拿下中府,此时,大赫的军队距离楚京不多三百里的路程,而席忠的人距离楚京也不过两百多里的路程。
也许是天佑大楚,就在楚京即将遭到两边围攻的时候,大赫的军队跟席忠的军队正面撞上,席忠的人悍不畏死,面对数倍于己的大赫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发动进攻,忠王爷得到消息,立刻派出五万大楚军队协助席忠对抗大赫,两支原本应该敌对的队伍,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拧成了一股绳,只可惜,即便如此,也不过是在距离楚京不过百里的地方,将大赫的军队抵挡了两个多月,随即,大赫十八万大军终于打到了楚京城下,而大赫的另外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前来支援。
按照大赫军队的行军速度,这十万大军南下只需一个月便可抵达楚京,而楚京此刻不过十万人罢了,忠王爷被人用软轿抬上楚风塔,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军队,面色凝重,他的身后站着已经须发全白的胡丞相。
“王爷,您跟着人离开吧,去精海卫,大楚离不开您。”胡丞相劝道。
忠王爷摇摇头,说道:“我不能走,我也走不了,胡丞相,你安排两千精兵,护送之前选拔出来的人去精海卫,只要这些人不死,大楚就有复兴的希望,只可惜咱们还是错
喜欢穿越之一品贤妻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