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五年,也就是一八二年,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大汉周边再一次出现了众多灾祸,有战祸有自然灾害,大汉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加的艰苦,病死的、饿死的人随处可见,中土大地一片愁云惨雾。
战祸加自然灾害是黄巾起义爆发的导火索,有其的必然性,百姓遭遇到变故,农民连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朝庭也没能好好的做好救援工作,导致大汉子民对汉庭失去了信心,人心思变。
刘楚是事先知道了事件的发展,但却无力去改变。最多就只能解决在洛阳周围的流民生存危机,但全国这么大,这么多人,力所不及啊。
刘楚还清楚记得,东汉未年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瘟疫,分别是在一一、一三、一九、一八二、一八五年连续爆发五次流行瘟疫,彻底将大汉子民的人数急剧减少,严重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国力,导致了以后的五胡之乱。而刘楚的方法,只是短暂的防御控制瘟情,对于一些已经染上疫病的病人是没有医治作用的,所以再出现疫病也不奇怪。不过,刘楚的防御方法已经大大的减少控制瘟疫的发生和受传染的人数,并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或者整村、整片地方的人死亡,最大的瘟情报告中也只不过是死了几百人而已。
此时,皇上刘宏的心情明显是有点儿不爽快,面无表情的坐在皇椅上。尽量使自己目含威严地扫视着殿中群臣。一张张的碟报放到了皇案上,刘宏头痛极了,战报(主要是西、北边陲的战报。优多喜少)、灾情禀报(包括该下雨地地方不下雨、不该下雨的地方却水灾,没灾的地方却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瘟病)、还有弹劾奏章等等,让皇上刘宏不胜其烦。
战报主要是异族的作乱,益州的蛮人、西凉的羌族、氐族等,西北方的匈奴人现在也逐渐恢复了元气,看到大汉灾害不断,适时借机派人来要求和亲,以试探大汉地国力;而北方的鲜卑、魔羯族等则蠢蠢欲动。随时会发兵入侵中原,东北辽东的乌桓族已经在作反,还好有公孙瓒在,已经基本将叛乱的异族乌桓压制住。
全国各地的灾情报告不计其数,刘宏看都没有心情看。而弹劾奏章的主要是弹劾朝中的不少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等事。其实早在正月地时候就出现了一起弹劾风波,由于很多为官贪残者都和刘宏他自己有着不清不楚地关系。结果贪污受贿者没事。倒让太尉许馘、司空张济等人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政绩良好的二十六人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让好官、清官受冤入狱,蒙受冤屈。
这激起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操上疏(曹操为人虽然阴霾,本身也不是什么的好东西,但有时候还是表现得相对公正的),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无奈责备了一下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皇上却只是责备了一下举奏者就这样不了了之,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皇上这样包庇朝中犯事官员的做法非常的不满。议论纷纷。
现在的弹劾奏章也是弹劾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这让刘宠非常地难办。如果不处理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就会再引起大汉百姓的更加不满,但处理了就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想让皇上刘宏放弃利益,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现在刘宏想到的就是拖字决,说一切待朝中派人核实后才能再作处理,避免再次出现让好官、清官受冤地情况发生。
对于战报,刘宏将有战功地边疆战将嘉奖一翻,该升官的就升官,该降职调人地就降职调人。对于灾情的报告,刘宏马上就想到了刘楚,什么地震、水灾、旱灾什么的地方,如果那些地方都有人能像刘楚这样,肯自己掏腰包出来救助那些受灾的百姓就好了,这样为自己省下了多少财力物力?而且刘楚是一个郎中,还可以帮他解决疫情的问题,这样的人才世上少有啊。前段时间刘楚的住处被袭击,本想要下令严查的,但刘楚这个事主好像也不关心捉拿闹事的人,也没有来上奏,既然事主也都不关心,自己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就没有下旨。结果不过一天,就有人来上报城西的一座皇陵被盗,还杀死了寻陵的士兵,听说还有可能是刘楚所管治的流民所干的坏事。
当今皇上的祖宗坟墓被盗,刘宏龙颜大怒,差点就想将刘楚入狱,严惩他的管治不严了,可是又考虑到刘楚并不算是朝庭正式的官员,没有实权实职的,又是他自己主动出钱来救援这么多的流民,事情可能和刘楚没有关连,如果贸然将刘楚收押,恐怕会引起流民的大动乱。所以才下旨让刘楚去查个明白。
一查很快就弄清楚了,并不是流民所做的,不由庆幸,没有和刘楚闹别扭,现在天下各州的民心不稳,如果当时一时冲动,跟刘楚过不去,说不定京城洛阳的流民就会发生动乱,十万啊,到时还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将事情摆平。
皇上刘宏突然想到,现在还真的不能没有了刘楚,要是他不管治流民了,谁还能够将流民管治得像现在般服服帖帖的?现在说不定还能让刘楚帮忙想想办法,或者他有办法帮自己解决大汉各州郡因灾害产生的流民的生活,这些流民如果又向洛阳涌来,到时洛阳皇城就成了一座流民收容城,要自己拨用多少钱粮才可以解决这么多流民的生存问题?自认是一个商人的刘宏,非常的懂得算计,情况大大的不妙啊!刘
喜欢色友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