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冷吗?”他摇摇头,望向母亲,那时的目光想必是赤忱的。
房子有三层,最上头是个阁楼,放一些零杂的东西,中间一层是卧室,最底下是炉灶和卫生间。
砚礼上了二楼,房间很小,十来个平方,却放了两张床,他记得自己还小的时候都是跟母亲一起睡的,父亲一年回不了几趟家,也就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后来他长大一些,母亲就在家里置了张新床,让他学着自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日子虽艰苦,但却好过在夏家的十年。
他坐在床边,痴痴地望着前方,仿佛还能看见那些流逝了的过往,他隐约瞧见对面那张床上躺着小时候的自己,而床边,美丽的妇女搬一张小凳坐在那儿,轻轻地哼唱着摇篮曲。
砚礼一时没忍住,眼泪就那么淌了下来。
他曾问过母亲,“爸爸在哪里?”
母亲说:“爸爸在为了这个家而拼搏。”母亲还说:“砚礼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能承担起家庭的男子汉。”
有些本以为都忘却了的记忆,这一刻却如泉涌般冒出来,那天砚礼在老宅子里静坐了很久,一眨眼竟已两点。
他慢慢地走下楼,打算出去吃点东西,不料却在门口撞见了隔壁的阿婆。
“哟,这是苏家的小儿子吧?”砚礼正要锁门,闻声侧目看去,只见一老婆婆正坐在轮椅上往他这边来。
砚礼锁了门将钥匙放回口袋里,而后也向阿婆那儿走去,“嗯,婆婆好。”
这阿婆上了年纪,精神倒还不错,见了砚礼顿时笑得灿烂无比,“都这么大了啊,生得可真标致。”
砚礼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双颊泛了微红,不久又听阿婆道:“苏家小子有福气啊,两个儿子都白白净净的,前阵子你哥哥也回来瞧过,长得可俊着呢!”
砚礼一愣,唇边的笑意瞬间敛了几分,“婆婆,您说笑呢?我哪来的哥哥?”
老阿婆听他这话也觉得滑稽了,“你怎么就没有哥哥了?别以为我老糊涂不记得事,老婆子我当年可是瞧着你们兄弟俩长大的!”
“可我真没哥哥啊!”砚礼一想不对,随即又问:“难道婆婆说的是苏云庭?”
阿婆使劲眨眨眼,继而在砚礼胳膊上狠劲拧了一把,“你这孩子,真把婆婆我当老年痴呆了吗?”
砚礼痛得“唉哟”了一声,揉着自己被捏疼的手臂道:“婆婆您可轻点!”
阿婆笑起来,瞧着砚礼这孩子打心底喜欢,“你哥是随他母亲姓,苏云庭是谁我不知道,我只晓得方何语。”
砚礼暗自琢磨着他母亲姓温,那么他那个哥哥想必与他非同一母所出,如此思忖着,越发觉得这事儿蹊跷。于是他走到阿婆身后,握住了轮椅的推手,“婆婆,我来推你吧,我们四处去逛逛,正好您也给我讲讲我哥的事呗,我挺好奇的。”
“好咧!”阿婆倒是不客气,指了指前方道:“咱上前头转转去,这时候也正好能赶上我孙女放学的点了。”
37、二十二年前...
砚礼推着阿婆走在街坊的小巷里,婆婆甚是感慨地说着,“你爸爸以前每天就骑着自行车从这条路送你哥去幼儿园,其实你不记得也正常,那会儿你才多大?”她比了比大小,“就这么点,抱在怀里就跟抱了个冬瓜似的。”阿婆大抵也被自己的比喻给逗乐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砚礼亦弯起眉眼,慢慢地推着她往前走,“那时我刚生下来吧?”
“可不是?”阿婆想着往事,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你出生没多久,何语他们母子就走了,具体是出了什么事我也不清楚,不过照我说,这也是预料之内的事,你说这两个女人跟一个男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成何体统?传出去也要叫人背后说闲话。”
砚礼淡淡地应了声,随后阿婆又说:“他们母子走后,你老爹也离开了家,苏家媳妇儿是真不容易,一个人把你拉扯长大,虽说苏家小子每月都会寄钱回来,但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到底是辛苦的。”
砚礼点点头,“我妈这辈子日子不好过。”
“是呀。”阿婆叹了口气,“所以说苏家小子有福气,不仅老婆贤惠,还得了两个这么懂事的儿子。”
砚礼并没答应,事实上他压根不知道自己那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反倒是老阿婆提起方何语就有诸多感慨,“何语那孩子啊……”她翘起拇指,赞道:“日后定有出息。”
砚礼听着越发不解,“婆婆这话怎么说?”
阿婆转过头,瞥了砚礼一眼,“俗话不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何语小时候就聪明,而且有胆识。”她年纪虽大,可对于二十年前的事,竟记得格外清楚,“还记不记得你家前头有条河?”
砚礼自然记得,儿时总跟伙伴们在那玩耍,那还有座石桥,两端立着石狮子,那年不懂事,跟着修哲拿颜料给狮子画了张脸谱,被大人们逮了个正着,回家还挨了母亲一顿打。
想到这里,他唇角微微向上扬起,“嗯,河怎么了?”
“你哥六岁的时候,救了个掉下水的姑娘,当时同行的小伙伴都吓傻了,就他反应快,用晾衣杆把小丫头拉了上来。”那会儿女孩的父母还专程到苏家去致谢,买了吃的玩的一大堆说是当作谢礼,偏偏那孩子一样没要,事后大伙儿都说,这孩子长大后必成气候。
“六岁救人,这事迹在咱们这小地方,想来也流传了好一阵吧?”砚
喜欢刺刃薄年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