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守夜,到十二点整言四海就去院子外点了鞭炮。
往年言家也不是点鞭炮的人家,一般这时候点鞭炮的人家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以前言四海两口子要攒钱供言裕上大学,舍不得花这个钱。
今年言裕挣了钱,让他们两肩膀上的担子没这么重了,也就将就起这些来了。
半夜里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约莫早上四点多五点左右,外面又响起一阵阵的鞭炮声。
再耐着性子眯一会儿,方菜花又来敲门叫他们起来吃汤圆了,算起来一晚上真的没睡几个小时。
外面天才蒙蒙亮,言四海就端着水果糖果瓜子花生以及一盘白水煮条肉一盘白水煮整鸡,带着言裕去东边的狮子山上给去世的言老爷子上坟烧纸钱放鞭炮点香烛。
至于言容跟言华还有方菜花,因为是家里的女人,初二那天方菜花一大早就跟言容起床做了早饭,大家伙吃完了换上新衣服带上礼物,往方菜花娘家走。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c省这边的风俗。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初二走娘家,如果有哪家会客不方便,也会推迟几天约好时间。
以前方菜花初二是不会回娘家的,都是初四,盖因娘家嫂嫂初二要回娘家。
初四对方娘家人又要来拜年,所以就让方菜花将就着她娘家客人,把回娘家的日子给推到了初四。
这种将就法对于出嫁女来说其实是一种类似于下马威的行为,就是明明白白的给你看,你个出嫁女在娘家的地位,还没有嫂嫂的娘家人重要。
连新年拜年这种事都要将就着嫂嫂娘家来安排。
作者有话要说: 初四回娘家拜年这个事是真实的……
很多取材都是我生活中遇到过的,所以别再说2000年居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事什么的,有位读者在12章留言,说是既然言四海有这本事跟条件,为什么早不去干,穷得都吃红薯饭了。
我:“……”
敲了几个字,最后还是删了决定不回复了,我猜对方说的条件跟本事是指钓黄鳝卖抓鱼吃?
问出这样问题的肯定没在农村生活过,我解释了对方也可能不懂。
黄鳝并不是一种泛滥的东西,没人钓的季节你能钓不少,可等大家都闲下来了就有很多人弄了,记得小时候跟着爸爸插竹签子的时候,还有人提前将某块水田给插了,那你肯定就不能再去了,有时候我爸爸会选择二十多里路之外的水田。
有一次我跟着我爸爸,晚上插竹签都走到我舅舅家了,我舅舅家就类似言裕他们家那种,走路要走两个多小时,单边。
以及穷得吃红薯饭,那个时候很有钱的种田人都不会吃白米饭,因为节省的农家人意识,言裕家不算穷,可先前方菜花跟言四海要拼命攒钱供儿子上大学,所以连炒个菜都舍不得,因为要废油盐。
第45章初二拜年
今年方菜花硬气了,也不通知那边,就初二带着男人孩子拎着礼物,雄赳赳气昂昂的往娘家走。
方菜花娘家比言裕他们家这边环境条件要好些,往白鹤镇方向走四分之三的路程再下了马路走上二十多分钟的小路就能到了。
也就是说方菜花娘家那边距离镇上更近,上马路也更方便。
可言裕舅舅家条件却不怎么样。
三个多小时走下来,等言裕一家五口到方家的时候,方家那孤零零的两间泥巴房外一片冷清。
方菜花脸色有些不好看。
“阿妹,你们这么早就到了?”
正当方菜花站在房子前面的泥土院子前脚步停下的时候,房子后面那条小路上传出了一道声儿。
方家泥房后面半圈都是竹林子,竹林子里此时钻出了一个背着大背筐的黑脸中年男人,看见方菜花他们,脸上露出个憨憨的笑。
“妈说你今天要回来,家里也没个什么好东西,我去村里老汤家买了只大公鸡。”
大背筐破破烂烂的,竹篾太过稀疏,能看见里面一只红黑羽毛发亮的大公鸡正扑腾得厉害。
方菜花的妈耳背得厉害,在屋里听见方杨树粗声粗气的说话,这才听见了点动静,杵着跟木头棍子拖着腿从屋里走了出来。
“杨树啊,是谁来了?是不是菜花回来啦?裕娃子来没来啊?”
方菜花的妈姓肖,不过那年代嫁人之后基本都会沿用夫家的姓,所以像言裕这一代的人除非是直系亲属,隔房亲戚家的孩子甚至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只平时称呼她为方老太太,跟言老太太差不多。
方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落下病根,老了风湿严重了,两条腿都浮肿起来,特别是膝盖那里,都弯不了,走路都只能两条腿伸直了慢慢的挪。
今天方菜花的嫂子马招娣带着儿子方洪涛回娘家去了,家里就方杨树跟方老太太。
至于为什么方杨树先前说知道今天方菜花要来,其实是方老太太硬气。
当初言裕考了市状元的时候方菜花回了娘家一趟报喜,那会儿方老太太在房间里拉着方菜花的手就偷偷说过,让方菜花明年初二正常回娘家,别管马招娣闹不闹腾。
方杨树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憨傻性子,只知道跟着村里的人去外地建筑工地上干活,家里的事都是方老太太跟马招娣在管。
几年前方老太太腿脚风湿越来越严重,家里的事就被马招娣给一把手抓了。
方洪涛面上看着倒是跟方杨树差不多,闷油瓶一个,可因为家里奶奶跟妈都要孝顺,反正等你们闹腾完
喜欢每个世界都不太对(快穿)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