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的字,也就只能称之为字了,根本称不上是书,更别提法了。
她的字,也就是看起来干净整齐让人能认识的水平而已,距离书法的差距大到让曹操绝望。
这怎么能行啊!
曹操不由的有些嫌弃曹嵩,惯孩子也不是这么惯的嘛,当爹的咋就不能严格要求一下?
……然而事实是,他自己被曹旭撒娇几句,也顺口就答应陪着曹旭练武去了==
曹操教了曹旭一个月,自己把蔡邕新创的飞白书练的像模像样,至于说曹旭?
她射箭的靶子又往后移了不少距离算不算?
曹操在洛阳也没能住很久,实在是无事可做,他整日看着朋友们忙碌奔波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就跟曹嵩提出回老家去住着。
短期内曹操是别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了,曹嵩想想觉得让曹操回老家去也不错。
在洛阳整日就是宴饮应酬,这也不是个事儿啊,反倒是回老家去能让曹操得空好好读读书,不要荒废了时光。
再加上曹嵩也知道,曹操自己在家无事可做,却看着昔日他有些瞧不上,觉得眼光才干都不如自己的朋友们混的风生水起,这对曹操来说也是个压力。
而且,就算曹操自己不这么想,也难免就有人要这么在背后说他,因此不如让曹操回老家去。
只是……
“来福那里你要怎么说?”
上次曹操离开曹旭已经哭的一塌糊涂了,这次曹操如果再走,怎么哄好曹旭就是个问题了。
这对于曹操来说不是个问题:“不如让来福跟我一起回去,也刚好让她见见老家那边的亲戚,除了她还不记事的时候见过几个人,其他的来福还都没见过吧。”
这年头出门不便,大家至多也就是遇上节日喜事之类的送点礼,不是红白事情一年也难有几次通信,可这时候又最看重亲戚关系,这是不能疏远的。
曹腾只有曹嵩一个养子,曹嵩又只有曹操和曹旭这一儿一女,因此要说起亲戚来,老家那边的亲戚就更显得珍贵一些了。
可带着曹旭去的话,曹嵩也有些犹豫。
九岁也不算很小的孩子了,并不用太过担心,可曹旭一直以来也没离开过洛阳,再加上跟着曹操去,曹操能把曹旭照顾好?
对于这个,曹操表示:“不是还有她嫂子在么,我或许没那么妥帖,但她办事是再好不过的。”
这倒是了。
但曹嵩还是要说:“你要真带着她去,你自己跟你母亲讲,我不说这话。”
曹操:“……”
爹啊,几年不见,你变坏了==
第22章
丁氏原本是反对曹旭跟着曹操走的,毕竟她能够理解曹操要回老家的原因,也愿意曹操离开,可曹旭跟着一起走叫什么事儿呢。
她才九岁呢。
丁氏觉得吧,放在她自己身边看着,曹旭的画风就已经很歪了,如果再放出去,天知道曹旭会变成什么样。
毕竟丁夫人说是嫂子,但实际上正因为她是曹操的妻子,所以她才更不好管教曹旭。
曹操自己都不管,还能指望丁夫人管吗?
丁氏不担心丁夫人是不是能照顾好曹旭,丁夫人办事还是很靠得住的,但这孩子并不仅仅是照顾好了就行呀。
丁氏是反对的。
可曹操多聪明的人呀,他跟丁氏说之前就把这事告诉曹旭了。
丁氏不同意,和曹旭自己想去,她一个劲的磨着丁氏答应她,丁氏也真的拿她没什么办法。
所以说,在管教曹旭这件事情上,曹家从上到下都挺没资格嫌弃别人的。
不过丁氏又问:“你不是还要练武么?老家的情况可比不上这里好呢。”
曹家在谯县虽然也是大家族,曹操他们回去也不会受到亏待,但谁会在给姑娘准备住处的时候多添一个练武场呢,曹旭的那些兵器,就算都带着,去了之后也很难施展。
曹旭在家里可是有专门的地方练武的,室外的,她自己的住处有一个,徐昌那里有一个,还有一个室内的,方便天气不好的时候用。
去了谯县显然没这么好的条件给她了。
这个倒是让曹旭有些苦恼:“不可以在那边也修一个吗?”
曹嵩在老家是有产业的,还不至于让孩子们去住别人家的房子,因此也就不存在不方便动手改建的问题。
丁氏又说:“那你去了,谁教你呀?”
“我可以让师父跟我一起去,”曹旭说道:“师父说过的,我去哪里他就去哪里,一定教好我。”
徐昌当年被人抹了功劳,自己又身有残疾,还跟长官关系不好,一路到洛阳来投奔亲戚,他原本只想当个家丁护院之类的就好,可根本没人愿意要他。
谁愿意把一个残废摆在自己家里,带出去也没面子啊。
最后是曹嵩要了他,还不是让他去做护院,而是让他教导曹旭。
这差事说好也好,说不好,其实很多武师父也是不愿意的。
教男孩子也就算了,教女孩子算什么事儿嘛。
可徐昌当时生活艰难,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能有一口饭吃就不错,曹嵩也没有折辱他,只是教导的学生性别不太一样而已,徐昌自己不介意。
边境那地方,姑娘们彪悍的也有很多,和洛阳这种地方完全不一样,徐昌是不在意这种事的。
到了曹家之后,曹家上下对他都很好,曹旭对他也是一口一个师父的叫着,再加上其实曹旭天分不错,在练武方面又肯吃苦,徐昌就
喜欢窃国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