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
老刘头说孙教授他们也就刚去了石碑店半天,离古蓝县城并不远,但是那地方很背,没去过的人不一定能找到,我找个人带你们去吧。于是喊过来街上一个约有十岁大小的憨娃,那是他外孙子,平时跟父母在河南,每年学校放暑假都到古蓝县来玩。石碑店离县城很近,这小子经常去那边玩。
刘老头招呼那小孩:二小,别耍了,带你叔和你姨去趟石碑店,他们要寻那位考古队的孙教授。
二小的脑袋剃了个瓜皮头,可能刚跟别的小孩打完架,身上全都是土,拖着一行都快流过河的青鼻涕,见刘老头让他给我们带路,就引着我和 杨二人去石碑店。
到石碑店的路果然十分难行,尽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二小告诉我们说离得不远,就是路不好走,走过前边最高的那个山坡就到了。
杨见这孩子身上太脏,看不过去,便掏出手帕给他擦了擦鼻涕,和颜悦色地问他道:你叫二小姓什么
二小抹了抹鼻涕答道:小名叫二小,姓个王,王二小。
我一听这小孩的名字有意思,便同他开玩笑说:你这娃叫王二小你小子该不会把我们当鬼子,引进伏击圈吧
王二小傻乎乎地对我说:叔啊,啥是伏击圈对咧,那女子是你啥人哩咋长得恁好看
我偷眼一看 杨走在了后边,便悄声告诉二小:什么好看不好看你这小屁孩儿,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她是我老婆,脾气不好,除了我谁都不让看,你最好别惹她。
杨走在后边,虽然我说话声音小,还是被她顺风听见了我的后半句话,问道:老胡你刚说别惹谁
我赶紧拍了拍王二小的头,对 杨说:我刚说这小鬼,很顽皮,这么丁点小就知道花姑娘好看的干活。现在的这帮小孩啊,别提了,没几个跟我小时候似的,从小就那么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我话音未落,突然从山坡后转出一个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农村壮汉,腰里扎了条皮带,手里拎着根棍子,对我们喝道:站住,甚花姑娘的干活你们是不是日本人
我被他吓了一跳,虽然这是山沟里,但是这光天化日,难道还有剪径的强人不成赶忙把二小与 杨挡在身后,对那汉子说道:老乡,别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们不是日军,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
头扎白毛巾的老乡对我们三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啥八路军嘛,我看你们不像丝是好人。然后说着就拿棍子赶我们,说这里被民兵戒严了,不许进。
我心想这没灾没战的戒哪门子严,再说没听说有民兵拿木头棍子戒严的,这孙子疯了是怎么着。于是挽起袖子,打算把他手中的棍子抢下来,以免这莽撞的农夫伤了人。
我正要过去放对,却想不到这位自称是石碑店民兵排排长的乡民,竟然认识我们三人中的二小,原来二小总跟他儿子一起玩,这样一来双方就不再动手,都站定了讲话。
那民兵排长拙嘴笨腮,乡音又重,跟我们说了半天,我才大概听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这石碑店的名字,得自于附近的一座不知名石碑。那石碑十分高大,顶天立地,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遗留下来的,风吹雨打,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
提起石碑店,最著名的不是那块破石碑,而是村中的一间老字号棺材铺,附近十里八村,包括古蓝县城,都只有这一间棺材铺,因为其余卖棺材的生意都不如它。
传说这间老棺材铺,最早的时候,掌柜的是个做木匠活的好手,刚开始经营的是间木工作坊。
有一次这位木匠师傅给一户人家打了口棺材,这口棺材刚做完还没上漆,按规矩还得给人家走十八道大漆,当时这口半成品的棺材,就在他的木匠铺里摆着。
晚上的时候,木匠师傅坐在中堂,喝了几杯老酒,一想到生意不好做,半个多月就接了这一个活,心中免不了有些许憋闷,于是拍着棺材长吁短叹,酒意发作,不知不觉地就趴在棺材上睡着了。
当天晚上木匠师傅做了一个梦,梦见棺材里有一团寒冰,冻得他全身打颤,如坠入冰窖一般。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同村
喜欢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