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散弹。散弹枪都知道的,不知道的可以去找银行押款人员试一下,去的时候记得要拿砍刀或者大号菜刀,你可以没有贺龙的战斗力,但一定要有张君的气势,一定要高喊:“打劫!!”这样你才会爽。
战场上,当敌人越过障碍物、步兵的阵地和步兵的尸体冲向炮兵阵地时,使用霰弹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美国内战时期,每门野战火炮的前车上都要携带至少8发霰弹,而且还要在弹药车上再至少携带12发。霰弹弹体上要作简要标示,并得到仔细保存以备在必要时可以随时使用。由于其独有的特性,霰弹在射击时无需考虑是否已进行了精确瞄准,因为其可以在一个锥形的范围之内散布大量的致命的小型弹丸,横扫一大片敌军。霰弹的射程通常不超过400码,但是在其有效射程内杀伤力极大。
霰弹基本上算是除了实心弹以外最简单的一种炮弹。其弹体往往是一个尺寸和炮膛相适合的锡制或铁皮制圆筒状容器,内装铅质或铁质弹丸,完全不需要引信和爆炸装药这些东西。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霰弹内装82个弹丸,每个弹丸的直径为0.69英寸,弹体内由锯末或者其他松软的粉末状物质塞紧,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薄薄的弹体受挤压变形,另一方面也为了不让内装的弹丸在行军时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12磅榴弹炮用的霰弹弹丸相对更大,每枚霰弹内装68枚1英寸直径弹丸。霰弹很容易制造,弹体甚至可以使用纸筒或者木头来制作,内部装填的弹丸也可以用普通步枪子弹甚至铅块、铁链、碎石子等杂物代替,据说里士满的南军还使用过瓷器的碎片和长芽的土豆来装填霰弹,但是具体是否取得了战果就不得而知了。
易破裂的霰弹弹体在发射后就会破裂(一般倾向于是在飞出炮口后因内外压力差而破裂的),内装的弹丸则会像一阵金属的豪雨一样飞向敌人。这些沉重的小弹丸在400码外依然会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在400码的距离之内,几乎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在霰弹的最佳射程——200码的距离上,这些弹丸甚至能打穿一个敌人的身体之后再撂倒第二个敌人(仅限于不易变形的铁质弹丸)。前线的一个炮兵连在这段射程内发射霰弹时,每一轮射击都可能会令数百名敌军毙命。当如此密集的火力击中敌方士兵时,炮手们常常可以听见哭天喊地的集体惨叫和呻吟声。这次的效果也是这样。
…………
塔斯曼帝**炮兵果断的使用了散弹,向冲到跟前的莫纳军步兵猛烈开火。第一次齐射,炮口前,莫纳军步兵倒下一大片,而多次射击过后,参与冲锋的莫纳军步兵留下了一地尸体,一地尸体……军队早已经没了战心,剩下的人只有逃。莫纳军步兵的进攻被彻底瓦解了。
塔斯曼帝**顺势冲了出去,这次上去的不仅仅是体格强健的格斗步兵,还有后方待命的一个团的手枪骑兵。帝**愉快地砍杀,射击,穿刺……
查理卡巴斯基诺顿玩砸了,这个时候国王果断的夺回了军队指挥权,“你被解雇了。”还有更糟糕的,“我以国王的名义宣布你是罪犯,犯有渎职罪。”“近卫军逮捕这个无能的司令,中央大陆来的骗子”。
小国就是善变,曾是国王贵客的异国上将转眼功夫就被关到了囚笼里。
……
火线上,莫纳军近卫军督战队上阵,又一次吹起冲锋号,全军冲锋了,全军回身冲锋,预备队也来了,这支生力军分分钟就投入了战斗。
只是略懂军事的国王以为打仗几乎就是打群架,自己这边人多,帝国那边人少,人多打人少,白刃战好欺负。事实可不是这样子的。军事从来都是个技术活,以色列大卫王用弹弓击毙巨人,足以说明问题。历史走进罗马时期,军事更是成为了一门系统科学。抗战历史上,中国“抗日农民正规军”白刃战打日本,人比日本武士多的多了,可是人多死得也多得多了,满地都是啊。这里是没长出人样的俾格米矬子vs强壮高大的武士民族塔斯曼人。矬子很悲剧哦。这是种的问题,改变不了的。
矬子步枪算上枪刺枪托才1.3米长,帝国长枪方阵都是三米半拒马长枪的,再说帝**各个都板甲加金属头盔,白刃战貌似更吃亏。冲在最前面,第1、2排的枪兵枪短被帝国拒马长枪刺穿后,第3排的步枪兵聪明的开火了,可子弹在敌军步兵的铁甲上只是冒着火星,敌兵受到的损伤却很小。
国王恼羞成怒,后面火箭兵奉命发射,火箭像雨点一般的飞来,无差别火力射杀。可帝**的兵和长枪兵都是有盾牌的,盾牌挡住了大量火箭,帝**格斗步兵只遭受了很少的损失。
预备队上来了,两军再次贴身后,刺刀似乎不如弯刀更适合近身格斗,
喜欢大国杀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