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言:《吴书·太史慈》: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演义》则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还有,太史慈乃是北海上方东莱郡人。小说需要。莫怪!】
星夜赶路,林易手持朱隽给的通关文书,一路畅通无阻,半日之内便到了北海。
北海,三国时又称为北海国,如同常山又称常山国,中山亦称中山国一般。
北海太守者,孔融也,乃孔圣人第二十代子孙,品性君子,孝悌闻名。然常年受儒家思想熏陶,性格又有些软弱,实在不适合乱世。若能生在太平盛世,依其文采斐然,上佳品性等诸多优点,必是天下名士。
“敢问城头哪位将军坚守?在下乃中郎将朱隽大人特派使者,望速速开门,放我入内!”林易扯住马头,朝北海城上大喊。
古时城池,每至夜幕降临,必要关闭城门。此时深夜,北海城的城门早已经不知关上多久了。
不久,城头上冒出一个士卒的脑袋,遥遥地喊道:“阁下可有中郎将朱隽大人的通关文书?可否呈上来?”
话毕,那士卒放下一个简陋的木制吊篮。
林易下马,将文书放入篮中,喊道:“文书已经放入,请好生查对!”
“多谢阁下通融达理!”那士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谢道。
没办法,这年头,有权有势的奴隶都嚣张跋扈,横行乡里,现在见中郎将大人的特派使者如此友善,自然狠狠地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士卒身后,一个高大的壮士迈着沉稳地步伐,拿起文书,在火把的炙焰光亮下仔细的核查了一番,朝士卒挥手道:“将城门打开!随我迎接特使!”
“是!武将军!”士卒中气十足的应和道。
“扛!扛!扛!碰!”
北海城门打开,一马当先的乃是头戴银箍绿帽子,身穿铁甲,手扛铁鎚的高大男子。其后近百士卒分列左右,齐声喝道:“恭迎特使!”
“将军精神彪悍,身负巨力,莫非是孔太守座下第一猛将,武安国将军乎?”林易眼眸一亮,便猜得此人身份。
“哈哈哈!特使好俊的眼睛!某家正是武安国!”武安国粗犷一笑,将文书递给林易,笑道:“怠慢特使,请特使随我入太守府。”
“有劳武安将军了!”林易接过文书,轻轻一笑,跳上马,随武安国并肩走。
“哈哈哈!”武安国闻言却是又大笑一声,道:“阁下以为某家有秦朝战神武安君之半点风度乎!”
秦朝战神白起,被封武安君,故后人便以武安为复姓。而林易刚才的称呼,实乃白起后人姓氏称呼。
“哈哈!武安将军莫非是怕砸了先祖威名,不肯用武安为姓?”林易打趣道。暗地里却期待着武安国的反应,想要试探一番,武安国到底是不是白起的后人。
“嗯?!”武安国眼睛一瞪,凸了出来,神情有些不自然的干笑道:“武安君何等威名,某家实在不及,不敢造次!阁下还是快些赶路吧!我已通报太守大人了,想必太守府中一切就绪了。”
“将军切不可妄自菲薄!武安君能威名赫赫,实乃有秦始皇为君主。而将军无汉朝皇帝扶持,依旧威名青州。实乃将军神勇也!”林易心下笑了笑,表面赞扬实则离间,说孔融没有提供他施展拳脚的平台。
闻言,武安国眉头一簇,暗自微叹,却没有回话,闷声闷气地将林易带入了太守府。
文房四宝,璀璨生光;峨冠博带,君子仪表。
祥和眉,小眼睛,大鼻子,八字胡,翡翠腰带,华丽士服,端正五官,儒雅大方。
孔融与林易相对而坐,武安国列左。
“深夜至此,劳烦诸位!望诸位恕罪!”林易抱拳道。
“特使何须道歉?不能出师伐贼,自保不余,实乃融为官无能!”孔融谦逊且自责道。
林易笑了笑,道:“虽深夜至此,但守城士卒依旧戒备森严,民舍亦无凌乱之象,实乃安详之地,实乃孔太守治理有方!”
林易再三夸赞,见孔融神情依旧谦逊,不由暗赞儒家养气功夫是非寻常。干脆直白道:“不瞒孔太守,我奉中郎将朱隽大人之命,特来请贵地勇士太史慈,前去杀贼!不知孔太守,可有良策?”
话毕,孔融脸色一变,道:“本官虽偶有资助太史慈之母,但亦不允携恩图报,望特使体谅!”
闻言,林易心头暗叹:“果真儒士也!”
便道:“孔太守严重了。在下只需太守让我与太史慈一见,若能成则成,绝不逼迫,也绝不会携太守之恩,图其报答。”
思虑良久,孔融缓缓点了点头,道:“说来也巧,今日太史慈亦回到家中,想来明日特使便能与之一见。”
闻言,林易起身,坚定道:“请太守派士卒准备营帐,送我到其家门前。”
对付这种出游无定期之人,林易可不愿其中出现差池,哪怕其中几率是亿万分之一。
“叽叽~叽叽~”
雏鸟在树梢上的鸟巢里焦急地叽叽喳喳着,争抢着母鸟从外面世界叼来的食物。
“吱呀~”
清晨,太史慈将木门打开,看着眼前正在收拾营帐的士卒的前面的一个背剑少年,不由一愣。
“阁下可是威名北海的勇士,太史子义?”林易上前一步道。
太史慈闻言,抱拳道:“在下太
喜欢带着卡牌闯三国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