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红漆小箱子。
箱子里头,宝蓝色貂皮斗篷折叠得整整齐齐,针脚细密,绣工精美,可见制作者极其用心。
“奴才听说,娘娘足足做了一个多月呢。”
高煦目光落在箱子中,视线顿了片刻,方移开,颔首道:“还不错。”
时候已经不早了,高煦该前往文华殿议事,他站起,便听张德海道:“今儿天气冷,这斗篷用了正好,不若奴才伺候殿下披上?”
高煦走了两步,“嗯”地应了一声。
张德海乐呵呵抖开斗篷,为主子披上,大小长度刚刚好,显然制作者用心打听了。
高煦垂眸,飞蟒长牙舞爪,几欲脱衣而出,他抬起一只修长白皙的大手,抚了抚其上浅浅折痕。
殿外漫天大雪,厚厚斗篷隔绝了寒意,须臾,他举步往前。
*
高煦猜测得不错,嫁妆单子一送到内务府后,纪皇后得到消息后,登时摔了手上茶盏。
她热血往上涌,面上涨红,头脑嗡嗡作响,好半响才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好一个靖北侯府,好一个纪宗庆,即便是死了,也不能让本宫畅快。”
下面分别坐了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十八九岁年纪,方面大耳,看着颇为老成稳重,正是二皇子魏王;而另一个则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长相阴柔,颇为俊美,不过身量还未长开,看着偏瘦弱。
魏王惋惜道:“这般多的钱银,竟便宜了东宫。”太让人扼腕了,早知如此,让他纳了纪婉青,方是上策。
纪皇后一党崛起很快,急剧扩张难免带来飞快的钱银消耗,临江侯府虽是积年功勋,但一时也颇为吃力,毕竟府里也不能因此伤了底子,引起恶性循环。
偏他们也不是什么势力都要的,有实力的人家,肯定不需要大肆孝敬银钱,因此纪皇后手头颇紧,连魏王陈王开府时,若没有纪宗贤大出血,恐怕真会捉襟见底。
陈王闻言蹙眉,“当初我们应该仔细查探一番,再行安排才是。”
他今年才刚满十六,年初才开始入朝,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分身乏术,因此母兄做出决定时,他并不知情,现在见出现纰漏,不免抱怨一句。
魏王拧眉,“我与母后当时,已经查探清楚了,只可惜纪宗庆行事太隐秘,根本无从知晓。”
纪宗庆很大一部分财富,是从北地而来,从前纪皇后触角碰不到那边,当然不可能发现端倪。
“好了三弟,母后为我二人日夜操劳,殚精竭虑,你勿要再说!”
魏王见纪皇后脸色又沉了几分,忙呵斥弟弟,接着又安抚母后说:“靖北侯府争产闹得太大,太子妃陪嫁很瞩目,想必太子也不好挪用。只要按之前计划挟住太子妃,结果也一样。”
“你说得对。”皇后神色稍霁,点头道:“之前安排下去的事,你抓紧些。”
魏王点头应了。
“钧儿确实长大了,能为母后分忧了。”
商量妥当后,纪皇后目含欣慰,打量着自己大儿子片刻,她不忘叮嘱道:“你弟弟刚入朝,不免忙乱,钧儿要多多教导他。”
魏王拍了拍陈王的肩膀,笑道:“这是应当之事。”
一直沉默不语的陈王,此时扬唇笑笑,“母后放心,我会好好跟大哥学的。”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纪皇后勉励两个儿子一番。
陈王一直微笑听着,等母后兄长说起其他话题时,他方收回笑意,垂下眼睑。
他宽袖中的一双手,微微攒了攒拳。
*
文化殿议事结束,高煦返回清宁宫,刚下了轿舆,他便见书房大门前立了个熟悉身影,那是一名中等身材的青年太监。
他眸光微微一闪,大步进了书房。
中年太监立即紧随其后,张德海等两人进去后,便把门掩上,自己亲自守门。
“殿下,坤宁宫有消息过来。”
这个中年太监名林阳,也是太子铁杆心腹,专门负责暗地里的事,诸如探子消息传递、暗卫培养等等,是高熙的左臂右膀。
林阳长得很普通,八字眉厚嘴唇,丢在人群里绝对找不出来的相貌,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一双眼睛极为明亮,炯炯有神,锐利非常。
这是全因他是内家高手,身怀绝技,为了掩饰这一点,林阳在外基本视线向下,眼帘微垂。
他一见了主子,立即跪地请安,并将密信呈上。
高煦伸手接过,展开垂目一看,说的正是纪皇后获悉嫁妆消息后,领着两个儿子说话之事。
他在坤宁宫放有探子,可惜都是在外围,人数也不多,仅有两个。毕竟纪皇后把持宫务十数年,在高煦成长起来之前,她便把身边篱笆扎得相当严实,要放人很是不易。
这回能看到这个情景,只是凑巧,因为纪皇后当时刚好领着两儿子在外面凉亭说话。
皇后命宫人退得很远,母子讨论内容无外人听见,不过高煦放进东宫的探子,都是经过精
喜欢太子妃的荣华路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