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她们赶不及在翠枝临盆之前回来,也能让翠枝的孩子穿她做的衣裳。
翠枝有了身孕后,不管是家里的活还是铺子里的,王氏都不让她做,最多只能让她坐在铺子里卖点心。
他们还记着大夫与翠枝说过的话,生怕悲剧重演。
冬青紧赶慢赶,终于在年前做了几身软软的小衣裳,拿给翠枝收着。
过了初一,李言卿与陈君然从明山镇进城,瑾瑜早已买了马匹与车,几人在马车里装上书卷行李细软,赶着朝晋安去了。
第69章 贡士
几人轮流赶车, 一路上讨论学问, 又有瑾瑜说些他知道的趣闻, 倒也不算枯燥乏味。
途经半个廊州, 再横穿整个雍州, 偶能见些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不时遇到同上晋安的考生。
他们三人带着冬青, 就免去了一切后顾之忧。
旁的举子赶考都是带些银票或是干粮, 瑾瑜一开始就听冬青的, 带了一大袋米和不少腊肉干菜,外加一个锅子几副碗筷。
快到用饭的时间,便寻一处有水源的平坦地势,捡上一些干柴,冬青就地架锅做饭。
碰上路途没有水源, 冬青就让在有村落的地方歇脚, 只要有人就表示附近有水, 无论是河水井水或是龙潭水。
时不时的, 冬青去问路,还能从那些纯良的村民手中接到绿色蔬菜。
吃完饭后几个男子轮流洗碗收拾, 收拾好东西继续上路。
马车都是顺着官道走, 除去天黑实在看不清路或是难以辨认方向, 还有给马儿休息吃料,别的时间连夜里都在赶路。
前后用时二十六天, 他们花最少的钱, 最少的天数, 从廊州赶到了都城晋安。
雍州大山较少,地势一马平川,还在一百里开外,就隐约能看到晋安的城墙伫立。
国都所在的雍州,繁荣度不是边远县镇能比,都城更是建得细致。
城墙高耸,由打磨得大小一致的青石堆砌,粘合材料加了糯米,与边防城墙用料一致。
每条缝隙都好似都细细勾勒过,看上去整齐且厚重。
瑾瑜心里感叹,青石质感十分坚硬,在这个没有机器切割打磨的年代,得多少能工巧匠夜以继日的打磨,才能建出这般美观又坚固的城墙?
国都外围的城墙尚且如此,那皇帝居住的宫殿岂不更加精致?
不及多想,马车已行至城门,有穿着甲胄的侍卫伸手拦下,询问为何进城。
这是天子脚下,城门进出看守甚严,以防有不法之徒人犯上作乱。
平时没什么大事时,平民进城只是例行询问,不要有特殊举动不会引起注意。
如今恰逢各地举子进城应试,外地面孔颇多,故而需要细细勘察。
李言卿三人出示了功名文书,查验过后本该放行,侍卫的目光却锁定在冬青身上。
“她是何人?若是家眷,出示相关证明便可免去路引。”
李言卿和陈君然心头一紧,他们是进都赶考的举人,能脱离本籍,手持官府功名文书便不需路引。
但冬青是随行家眷,又生得貌美,若瑾瑜拿不出证明,只怕冬青要被留在城外了。
他们并不希望冬青被留在城外。
只见瑾瑜不慌不忙,从随身包袱里摸出一纸盖了官印的文书递过去。
这是当日去官府登记成亲时,王县令递给瑾瑜的那张纸。
瑾瑜曾是现代人,谨记出门一定要带身份证,否则寸步难行。
如今他没有身份证,临行前总觉得不踏实,就把这变相的结婚证带在了身上。
侍卫确认无误,递还给瑾瑜,走往一边,让开道路给瑾瑜的马车通行。
找了个便宜的寓馆落脚,洗漱后躺着养精神。
现在正月二十八,距会试头场还有十天,养足了精神才好趁着最后的日子温习一遍四书五经,力保榜上留名。
躺在床上看着屋顶,陈君然觉得自己犹如做梦。
在出发之前,除他自己存的一百两银外,还从家里拿了五十两添上,被几个嫂子念了个够。
在他的计算里,路程有
喜欢农门青云路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