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贯州褪去了白日里的喧嚣。
贯州是一座很大的城市,在尧州的东面三十里处,这里景色虽然比不上尧州,但是人口很多,商人也有不少,最主要的是,这里有一座菩提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里没有江湖纷争,武林门派也就只有菩提寺一个,在武林盟中,菩提寺的地位也比般若寺高出很多,虽然般若寺一直强调,两个门派同根同源,都是无量派的分支,可是大部分武林门派可不这么认为。为什么呢?
因为无量寺,与其说是一个寺,倒不如说是一个海外的小庙,全寺也只有三个人,无量神僧、海澄、海岚。所以更多的人更愿意把他们称作是无量派,毕竟有传言说,无量神僧曾经是个道士,后来当的和尚。
海澄依照师父的命令,离开无量海,再这西北之地,建立无量派的分支,弘扬佛法,可是世事难料,创建了菩提寺后不久,就发生了五灵诀丢失的事件,当时海澄已经收了三个徒弟,按照顺序分别是,枯荣、枯木、枯风。但没教他们多少东西。后来海澄纠结武林门派围剿了幽冥教,再后来他带着部份正道弟子无量海上失踪了。
这三个枯字辈的弟子,性格秉性各有不同,枯荣醉心武学,一直致力于菩提的发展建设,枯木醉心佛学,武功平平,一心致力于修心养性,枯风醉心炼丹,药物方面的研究。
由于枯木对禅学的研究,主要着力于自性的开发和开悟,正所谓,见性成佛,所以他单纯耿直,见不得枯荣师兄的虚荣和野心,所以两个人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后来他有幸遇到了海岚,虽然说按照辈分,海岚是他的师叔,可是两个人很投缘,经过海岚的点拨,他在心里越发的把海岚当成了自己的师父,终于有一日,枯木带着佛祖舍利,离开了菩提寺,来到了尧州创建了般若寺。
最一开始的时候,菩提寺并不知道佛祖舍利有什么用处,只认为那是一种象征,一种学佛人崇拜的信仰之物。菩提寺的人认为,那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毫无用处,也没把佛祖舍利当回事,因为他们认为武功境界,和武林地位才是最实际的东西。
而且,当他们听说枯木走了后,创建了一个很小的寺庙叫般若寺,菩提寺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纵观枯木一生,到死的时候,般若寺的僧众才刚刚三十人。在江湖上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门小派而已。
枯荣后来发现了师父留下的一个手札,里面写着佛祖舍利有着诸多妙用,比如:改造人的体质,驱除妖气等等。所以枯荣就一直打着佛祖舍利乃是菩提寺象征和方丈信物的旗号,多次找枯木去要,但是枯木就是不给。所以枯荣一直拿捏着,不想对枯木动手,怕被江湖上的人耻笑,说自己恃强凌弱。
在枯木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曾经来过一次菩提寺,枯荣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想用枯风炼制的大还丹换佛祖舍利,却又一次的遭到了枯木的拒绝,所以枯荣就只好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对青伏进行了教育工作,并承诺给青伏,菩提寺将大力支持他当上方丈。另外一手就是趁枯木圆寂,让青戒带人去般若寺抢佛祖舍利。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两手工作都失败了,青伏叛逃离开了般若寺,青戒也没能抢走佛祖舍利,就是因为半路冒出来了一个师叔,海岚当了一个月的方丈,又让位给了他的一个徒弟继任方丈,这件事,枯荣想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结论,合着这个海岚专门冒出来,就是为了阻止菩提寺抢舍利,还专门找了一个方丈的人选啊。
可是这个青伏跟丧家之犬一样,留在菩提寺,枯荣见他一次,就头疼一次,越看他越不顺眼,但是又不能完全把他当成弃子啊,所以就一直在等机会,而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听说那个般若寺的小方丈特别爱写书,先写了一本《和尚捉鬼记》,又写了一本《和尚当官记》,那么所谓的机会,也就是这第二本书了。
按照书里所描述的情节,那个和尚最后当了皇帝,枯荣自然不知道,唐青是根据朱元璋写的那本书,因为所处的空间不同,历史的时间也不吻合。所以枯荣就认为,这本书可以当做反书来做做文章。
又听说这个般若寺的新方丈,跟太子关系很好,那么正好,自己这边和镇关大将军候彪有点渊源,而候将军又是齐王的人,所以自己这边勉强算是齐王的人吧,现在朝廷风云变幻,皇子间的争斗从暗处,已经浮于明面上了。那么菩提寺和候将军有什么渊源呢?侯彪当年被海澄救过,而侯彪的儿子候望又是菩提寺的俗家弟子,跟着自己学过几年武,所以双方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这次老皇帝驾崩,虽然说秘不发丧,但是,这个消息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只是大家有的装糊涂,有的在隔岸观火。所以没有人愿意此时站错队,而枯荣则站在齐王这边。
就连老天也似乎是站在齐王这边的。因为齐王在雍安城,已经和荆王联手控制住了太子,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由于自己只是个藩王,可人家的头衔是太子啊,要想让朝廷上下都服,那必须得有足够的力量啊。
最强有力的力量就是军队,所以通过候彪的来信说,齐王已经秘密召他入宫,本来侯彪是计划着过了年,来拜望枯荣方丈的,顺便小住几日,在寺里清净清净,学学佛法,洗洗身上的杀戮之气,沾染一下佛家的祥和之气。
喜欢大般若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