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也听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还不能让高宗满意。于是他对高宗告了罪,然后继续说道:“为什么要把量刑和重典对立起来呢?一个国家的法度,应该是严明谨慎的,但是也应该是灵活的。对于惯犯和重犯,应该使用最重的刑罚让他们永生难忘,再也不敢犯法。对于那些犯了小罪的,则应该是以教育为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遏制住惯犯,并且还能让那些犯过小错误的人对皇上您的仁政感恩戴德!而且,犯轻罪的人很多,犯重罪的人和经常犯罪的人较少,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重犯、惯犯用重典,对罪过较轻的人用量刑。”
此话一出,高宗不禁也点了点头,心想,看来他并不是在提倡用重典治国。在高宗看来,喜欢用重典的帝王都是暴君,而且在安定时期使用重典一定会带来百姓们的不满,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宗一直以来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所以他很在乎百姓们对他的评价。
“嗯,你说的有道理。”高宗这话的意思就是他赞同李斯年的论点。
武皇后则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苏仪再次开口说道:“那你的意思就是说现在虽然不是乱世,但是也不是盛世了?”
苏仪的这句话再次将众人的目光引到了李斯年的身上。
李斯年则淡然一笑,他身形一正,从容不迫地望着坐在龙椅上的高宗说道:“乱世的定义什么?战乱!盛世的定义是什么?没有战乱!现在大唐境内的确是一片繁荣,但是边塞地区却时常受到突厥、南蛮、吐蕃等异族的侵扰。所以现在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就是盛世,对于边塞的百姓来说就是乱世。想要成为盛世,一定会有一个平定四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缔造盛世的过程。那么是盛世的延续者和享受者更伟大,还是盛世的缔造者更伟大?”
高宗此时竟有些荣光满面,仿佛身上所有的病痛一下子都好了一般。这是在说自己是伟大的盛世缔造者,日后子孙们享受盛世带来的红利时,一定会十分感激自己。想到这里,高宗的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而苏仪听了这话,心中暗道:“一个就知道溜须拍马之人,又能有什么大能耐?”
不过,除了苏仪表现得有些不屑以外,众人的眼前都一亮,众人用一种“拍得一手好马屁啊”的眼神看着李斯年。李敬玄此时心中慨叹:这马屁让你拍得不声不响的,有水平!盛世的缔造者,的确,哪个皇帝听了这种话都得沾沾自喜一番。
“嗯!说的有理!朕也是真心希望在有生之年,给大唐带来盛世啊。”高宗一脸憧憬和喜悦地说道。
李敬玄对高宗躬身说道:“陛下正值壮年,风华正茂,盛世将不远矣!”。
高宗微微地摆了摆手,说道:“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爱卿不必安慰朕。”
此话一出,众人皆俯首叩拜:“祝陛下龙体安康,岁月长青。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笑了笑,道:“好啦好啦!朕就托你们这些栋梁之臣的福,再努努力,多活个二十年,好给我大唐子民带来亘古盛世!”说话间,高宗的气势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刚刚即位不久时的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状态。
见到高宗如此激动,武皇后好奇地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向李斯年。这个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男子身上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这种魅力让他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去感染一个人。
李斯年见武皇后望向自己,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笑了笑。
武皇后也微微一笑,对高宗说道:“皇上,这接下来考量文采的题目,就由您亲自出吧!”
高宗此时正处于兴奋之际,见武皇后让自己亲自出题,他也兴致勃勃地接受了。
苏仪觉得刚刚李斯年抢光了自己的风头,心中正暗暗怨恨着李斯年,一听说要考量文采,苏仪的脸上便露出了倨傲的表情。他想到,法令方面自己并不在行,但是接下来的文采和武功,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然而他又哪里知道,文采和武功偏偏就是李斯年最为擅长的。而且刚刚如果苏仪没有插话,李斯年还真不一定能拍出这么高端的马屁。
此时,宦官抬上来了一张案几,摆上了宣纸和笔墨。
高宗沉思了片刻,说道:“刚刚李斯年谈到了目前是缔造盛世的阶段,那么你们就以‘开创盛世’为题,写一首七言吧!”
苏仪看了一眼李斯年,见他正在仰望着上方,不知在想些什么,心中冷笑着想到,慢慢想吧!老子可要先动手了!只见苏仪抢先来到案几前,又想到,你不是说边塞未定,不算盛世吗?那我就平定边塞,带来盛世!想罢,苏仪提笔拂袖,开始在纸上书写起来。
片刻,苏仪就写好了一首绝句:“雄臣心承圣君恩,华发鞠躬尽于门。边叶飘摇不觉时,塞外尽是汉姓村。”
武皇后见苏仪提笔即成书,便走到案几前将这首七言绝句读了出来。
众人听了不由地点了点头,高宗也笑了笑说道:“好!好一首壮志之诗。”
武皇后也称赞道:“不仅押韵,而且还是首藏头诗啊!雄平边塞!苏仪,你的志向可不小啊!”
苏仪心中甚是得意,但是脸上却是表现得十分谦恭。
高宗听了更是开心,说道:“好!好!若朕的臣子都是这般雄心壮志,何愁天下不盛世啊?”
武皇后微笑着看了一眼李斯年,说道
喜欢剑志长空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