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看,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宋清林走。
有相好的来送行的,看了都劝,“是啊,你放心走,我们照顾你妹妹,你就按照你妹妹说的,好好工作多赚钱,也不枉费你妹妹一番情意啊。”
到底还是走了,哭着走的,一个大男人,来这么几年了,从来都是待人温和,谁家的孩子上门来,都是给点零食什么的,人家不懂的知识他就跟人家说,从来没有说是瞧不起人的。
走的时候很多人来送了,这边山上有特产,小米吃不起,但是有狗头枣儿,因为干旱少水,甜着呢,秋天自己在树上干了,就有人去找着吃,小米粥里面放上一把,熬得黏黏糊糊的,寻常味道里面见真章。
这边的婆姨待人好,家里孩子又多缠着宋清林玩,家里有的就抓一把小米,大家凑一凑,也有几斤多,还有狗头枣儿。
“娃儿,记得来看看,你是个好娃娃,我们都念着你呢。”
这就是陕北的婆姨,年后带着孩子去要饭,开春了以后就回来,即使是这样,也舍得拿出一把小米来,给宋清林带着。
宋清婉这时候才觉得,她哥也不是那么傻,以前她老是骂他傻,自己好好的饼子不吃,跟这边的婆姨孩子换杂粮饼子吃,自己都饿肚子,没事的时候还教孩子写字,人家问什么都说,说地球是圆的,说世界很大。
她觉得都是白付出,瞎折腾,可是人家别的知青走就走了,只有宋清林走的时候,半个村子的婆姨都来了,小娃娃跟着牛车走了三里地。
“回去吧,到时候我来的时候给你们带糖吃,我们那儿什么糖都有。”
那小米到底是没有,嘱咐宋清婉,等着他走了,给熬一锅粥,每个孩子分一碗。
宋清林这人,生下来平淡无奇,就是来下乡以前,也是平淡无奇,跟其他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热爱读书的一些男孩子一样,本分的不可思议。
但是到了乡下来以后,宋清婉才发现,自己哥哥其实不是大家一直看到的那样,要比大家看到的还要好,还要优秀。
宋清林走的仓促,也没来得及跟家里人通电报,写信说是要回去,但是比较慢,人到了,信还没有到。
这天是刚吃了晚饭,宋清如不爱在大院儿里凉快,就拿着一个小马扎,坐在侧门的高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觉得很有意思的,大家见了面打招呼的。
大多数都忽视她,要是有人眼睛对上了,也能给她一个笑脸,这季节,竟然有萤火虫了,这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了,天气又格外的闷热,像是有雨,酝酿了几天了,也没有下来。
私底下那些老太太,只怕是说起来要求求龙王爷了,打老远就看见一个人,从槐花胡同深处走来。
模模糊糊的,天色将暗,她也没注意,过了一会儿,就看见那人还是拿着大包小包的在那里走,一边走,一边还不停地看这里,她心想,难道是大院儿里的人。
自己挪了挪小马扎,别碍事了,就多注意一下,结果再走近几步,她一下子就从马扎上跳起来了,兔子撒腿一样的跑进去。
“爸,我哥回来了。”
一声闷雷,这雨点子算是下来了,宋清林是真的回来了,他从火车站下车,身不得那坐车的钱,自己拿着行李,在着巷子里绕来绕去。
“我一眼就看到是三儿了,只是在路上,不好喊你,看看长这么大了,身体见好了,真好。”
“没吃饭吧,我给你做饭去,先将就着吃一顿,明个儿好好做一顿。”
“你跟你二妹在那边怎么样,清婉有没有要说的。”
“你就不知道给家里写个电报,还走着来的,多少让你爸去车站接你,不费什么事,你走着来多累。”
“哥,你又黑又瘦。”
最后的是宋清如,实诚人说了这么一句,大家都笑。
可不是又黑又瘦,而且还高大,天天太阳底下干活,没有不瘦的道理,宋清林以前是清秀的人,现在看着身上有劲儿,跟以前不一样了。
问题一个一个的说,到了宋清如这里,顿了顿,嘴角上噙着笑,“我是黑了,你二姐也黑了,不过你怎么就这么白呢,大概是抱来的,看着不像是我家的孩子。”
说话这个热闹劲,他其实心里有事,明明走的时候是两间大北屋,现在怎么就到了这里来了,这人全进来,就觉得闷热,外面下着雨,好歹是去了热,但是那雨水,倒是顺着门槛往里面走。
那老太一直拿着那个扫把往外扫,一下雨就倒灌。
这外面也没办法做饭,夏冬梅就屋子里面,这可是烟熏火燎的了,要生炉子,然后炒鸡蛋。
家里晚上是从来不剩下东西的,如果不是特意给=留着的,大家都是按着人头来的,一点儿都不剩下。
宋清林喝了一缸子水,确实是口渴,自己又去晾上了一壶,有个小锅子,里面都是刚烧开的热水。
又去收拾自己的行李,带回来的狗头枣儿,想着给宋清如拿出来吃。
“哥,你别解开了,我们明个就
喜欢我在七零混社会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