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另两位,也就是周王族的支裔。两人同样都有拥立之功,所以很难将他们的权力细细划分。所以两人同为一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随着权利划分的结束,姬钊举行了即位大典。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随着自己的即位大典的结束,康王便开始了拓土工程。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
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
在这次大战以后,姬钊立即奖励士卒,这体现出了姬钊与他的父亲一样只不过是一庸碌之君,虽然有着将打下的天下守成的志向,但他与他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父亲在位后期,仍能开拓疆土;而他在位后期,则不能在开拓了。
当然成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他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由于有了周公的尽力辅佐,国家还是治理井井有条,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因此,周成王自然想到要给儿子安排周公式的人物来辅佐他。思前想后,他心中已经有了不二人选,那就是召公和毕公。正是这两个人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同辅佐自己,才有这个大好局面,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自然是很放心了。但是他忽略了自己的品质,过于谦和了。
成王是位好国王,他注意到了别人的辅佐,但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也忽略了自己的继承人姬钊的不为人知的才能,他不知道姬钊是为了避免太露锋芒而假装平庸。
成王临终前的训导其实是一个父亲对那些大臣的告诫,但是他的话中具有局限性。如果康王真的完全按照他的思想做了,那么周国将会快点灭亡。所以周康网在那时候的思想就是恪守文武成三代的经验和天下,行;守着他们的经验而不变通,万万做不到。
周康王作了《康王之诰》,除了用大量篇幅来叙述登基事项,更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登基伊始,周康王就已经制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之后在他在位的十六年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着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着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
由于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间,周朝就已经比较强盛,后来再经过周公、周成王的努力,周朝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用和平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变通的方法治理社会的好国王。
那么周朝的康王又是用什么办法来治军的呢?他的执政晚年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他的继位者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请看下讲:变通到下落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i222(长按三秒复制)
喜欢世界全史之先秦史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