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升想要回开封当面向皇帝请罪,不过他有个备件就是包拯要和他一起去见皇帝。
包拯虽然内心十万分的不愿意,可也没有办法,赵允升是王爷,在决定前先告诉一声已是给了包拯很大面子。
包拯觉得自己这个官这次真的要做到头了,所到之处一下子处理了那么多官员,而自己却还顶着个御史的头衔,职责就是喷人,处理那些官员时包拯始终就在赵允升的身边,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这些人都是被包拯给喷下去的。
在回京师之前赵允升已经写好了奏折向皇帝请罪,这封奏折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很大的振动,官员犯错被处理的有很多,可是到了王爷这个级别往往不会将事情说的那么明白,只要找个借口下了他的差事,也就完事了。像赵允升这种自己将事情挑明的确实不多。大家在这件事中又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是包拯,派包拯出去时大家想的是挖个坑让包拯跳下去,包拯要不是与那些人同流合污,要不就是将所有的人得罪光。
大家判断的没有错,包拯确实将所有的人都得罪光了,那些获罪的官员被木笼囚车一车车的拉回到了开封。不过没想到是这里边还搭进去了一个王爷,皇帝会对包拯持什么态度一时不明了,所以朝中各派势力都在河北西路损失惨重,却都没有采取针对包拯的行动。
包拯回到开封,本来他在官场上就没有几个朋友,现在所有的当官的更是都离他远远的,包拯对这些倒不十分在意,他乐得落个清静。
包拯没清静了几天,皇帝就有旨意下来让他进宫见驾,包拯按照圣旨上指定的时间来到了皇宫之内,他总觉得自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说明问题。
来到了皇帝所在的大殿之内这才看到平阳郡王赵允升已经在那里了,王爷的待遇当然要好过他这个小小的御史,赵允升有个凳子坐在那里,包拯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
人都到齐了,谈话开始进入了正题。先开口的是郡王赵允升:“陛下,是臣无能在救灾时出了许多纰漏,影响了皇家的声誉,还请陛下责罚。”
“有关这次救灾的情况,你在奏折上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在这种事上你确实有许多欠考虑的地方,不过能够及时改正减少损失也算是有担当,这次我也有失误的地方,给你安排如此重大的任务,却没有派出得力的助手帮衬,也是考虑不周。”真宗皇帝并没有过分责备赵允升的意思。
“此事在朝野内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我请求陛下给我以处罚。我愿退出官场不再参与政事。”真宗皇帝越是这样赵允升越感到惭愧。
“允升不必这样,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你还年青,我们赵家的江山还要靠你们这些后辈维护呢。”真宗皇帝安慰着赵允升。
包拯一看这叔侄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显得关系还挺融洽,心说既然是这样你们还把我叫来看戏干什么。
真宗皇帝和赵允升推来推去最后有了结果,赵允升的处分一定要给的,毕竟那么多官员都被处理了,要不然也难以服众。最终赵允升被罚奉一年。用经济上的处罚来平息事态,赵允升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皇帝一高兴什么时候想赏赐给自己侄子点儿钱都不会是什么问题。
主要问题解决了皇帝望向了包拯,不知是应夸奖他几句呢,还是就地免了他的官。包拯是领了圣旨去查办救灾中的贪腐官员的,包拯也确实这么干了。不过包拯就这么走了一圈,河北西路的官员就倒了一大批,如果总这样下去,包拯再多转几圈,大宋的官员也就没人干了。
“侄儿这次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多亏了包大人的及时提醒。包大人一心为国,是一个难得的好官。”赵允升还真够义气,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包拯说话了。
包拯这时也不知道是要向皇帝承认错误或者是自我辩解比较好。只能不出声站在那里。
“那些官员被处罚是因为他拯差事办的不错。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做事。”皇帝一句话肯定了包拯的工作,可以没提给包拯来个奖励什么的。
“多谢陛下。”包拯本来没指望皇帝给什么奖赏,只要皇帝不找他算账就挺不错的了。
“陛下我这次的失误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愿意捐出自己的家产来救济那些灾民。”包拯的事解决了,赵允升还是对自己的过失过意不去提出了要捐家产。
平阳郡王的家产可不是个小数目,他每年拿着官职的俸禄,不时的皇家还会有所赏赐,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
“我大宋虽然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可怎么也没有到非得动用你个人钱财的地步。”真宗皇帝极力反对着。这不仅是关系到赵允升个人钱财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大宋的脸面,所以这个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收。
“可如果不为灾民干点儿什么,我心中不安呢。”赵允升还在坚持着。
“我有个想法。”这时包拯小心的插话道。
真宗皇帝和赵允升都停了下来,看着包拯不知道他有什么新的点子。
“王爷可以拿出一点儿钱以献爱心的名义捐给灾民,不是我大宋没钱了,而是王爷不忍百姓受苦本着有爱的心拿钱出来救济。还可以号召其他人效仿,这样我们就可以筹集一笔钱用于救灾。”包拯的办法既让大家拿了钱,又保住了大宋的脸面,真宗皇帝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没准还可以借此机会敲一下朝中那些铁
喜欢大宋包三黑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