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香
作者:飞鸟琳
第 1 章
卫朝至正初年,前朝的战乱早已平息,四海升平,民心归附,几代国主都以民生为计,休养生息,扶持耕种桑麻等事,不过百余年,就是一片繁荣景象。虽然卫朝跟前朝一般以农桑为立国之本,但江南富庶之地,豪商巨贾已经是数不胜数。
遂阳算不得大城,难比金陵的繁华,也难比苏杭的秀美,不过位在太湖左近,南北通达,物产丰盛,城中的商铺作坊,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是以在江南一带颇有名气。
江南的巧手丝织匠人都聚集在金陵苏杭,遂阳城里最出名的就是金银珠玉饰品工匠。要说江南并不盛产金银玉石,为何遂阳的饰品有这样响亮的名头?只能说这一方水土灵气独蕴,做手艺的人往往如有神助,用料配色别具一格,做工细巧精致,式样炫人耳目,并且图样诀窍一代传一代,别地的工匠再难望其项背。
既然做出的饰品风格独树一帜,久而久之,就有许多大商号网罗了各个小作坊,经营出各自的招牌字号,将这些饰品贩售到周边,乃至北方诸郡甚至都中。
齐记商号的年头并不久远,在饰品工艺上也不是最精通,能在众多商号之间谋得一块立足之地,自然有些道理。其一是家底深厚,另一个原因就是家主头脑活络,善于把握时机,对饰品式样的变化也极敏感。费尽苦心,虽然不能独占鳌头,却也能逐年扩张,慢慢地有了些规模。
齐记的第一代当家顾氏却是个女流之辈。顾氏的祖上原是遂阳本地人,前朝战乱之际辗转漂泊到了北方,居无定所,得到望族齐家的救助才能讨得一碗饭吃。改朝换代之际,齐家破落四散。顾氏的父母感激着齐家的恩情,将女儿嫁给了齐家的独子做了妾室。
齐家虽然破落,但金银珠宝留下不少,子孙数代都应该是吃喝不愁。可是顾氏的夫婿却自以为今生再难得志,终日郁郁寡欢,英年辞世,于是与顾氏同室共居的就只剩下了原本就不和睦的齐家正室夫人。此时顾氏的父母也早已不在人世,想起父母讲起的故乡的江南风物,不禁向往,干脆拿着丈夫留给自己的那份财产,带上尚不满周岁的儿子动身南归。
顾氏与丈夫倒不相同,有志气也有干劲,拿着手上的财产大胆地做起了买卖,摸索着创出了齐家的商号。于金银器皿不甚精通,就顺带着做些胭脂水粉,绸缎布料,挣下了自己的一份生意。她一个妇道人家,又要顾生意又要顾孩子,□乏术,时常就把幼子带在身边,儿子牙牙学语之际就开始叨念些进出周转的生意经。
儿子齐逢润渐渐长大之后,精明干练更胜母亲,十三四岁就能独自照管铺子里的平常事务,到了十七八岁年纪就能决断生意上的大事了。是以顾氏一生辛苦,到后来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养了个得意的儿子。
可惜天不假年,顾氏只活了四十出头的年纪就一病而逝,从此齐记的生意就全盘交到了齐逢润的手上。
第 2 章
齐逢润年纪轻轻就独掌门户,在旁人看来,真是年少有为,又生得相貌堂堂,只有一件事情不齐全,就是出身商贾,未免门庭低微,再说还有些前朝北方蛮子的血统,自然没有哪个世宦人家肯将千金许配于他。那些庸脂俗粉入不得他的眼,他又没有父母高堂兄弟手足为他筹划张罗,过了而立之年还是没娶正室夫人。
他生性fēng_liú,身边丫鬟妾侍养了一群,却始终没生出一儿半女。若是寻常男子,多半就要引此为憾事,可这齐逢润,十四五岁上就已流连风月,红尘中翻翻滚滚无往不利,与人应酬之时最得其中趣味,便觉得家中少了镇宅的正房老婆,自己倒还自在些,又兼年青力壮之际,以为来日方长,何愁生不出个儿子来?是以他虽然无妻无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这一年冬去春回,齐逢润已是三十有二的年纪。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齐记虽然不事耕种,可年关过后新年伊始,也要将一年的事务早做安排。齐记的大帐房孙先生是齐逢润最信赖的智囊,本是顾氏当年一手提□,当值几十年,忠心耿耿,真个把东家的生意当作自己的性命一般看待。
孙先生终身未娶,到老来只剩了几个乡下的外甥算是亲戚,过年时回乡探探亲,年关一过就惦记着赶回来为东家张罗生意。上年赚了哪些,赔了哪些,去了哪些人手,多了哪些冗员,孙先生心里的那本帐真是头头是道细致入微。齐逢润向来尊敬他的为人才干,一点一点地慢慢与他商量。月余之后,回暖之时,齐记的作坊商铺兴利除弊井井有条。
春初连绵几场阴雨,遂阳城里处处水气,齐逢润不便出门,打理生意之余有些兴味索然。一日孙先生突然提起城东杜家的老板杜知意新近过世,正在做头七,叫他不如去吊唁一下上炷香。
却说齐家没有当家主妇,这些红白礼庆之事一直都是孙先生在照管,齐逢润从没花过心思;再者齐逢润乍听之下,连这“城东杜家的老板”是谁都没印象。于是齐逢润听到孙先生特地跟自己提到这事,不禁有些错愕,问:“这种事情怎么跟我说?这杜老板显是跟咱们不熟的,否则我怎么没听过?你随便应酬一下不就完了?”
孙先生早知他有此一问,少不得慢慢解释:“东家平日里见的人多,难为都记得清清楚楚,不过当然也不是所有跟咱们有往来的人都有那工夫去见,这
喜欢软香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