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又一次体会到爱子的出色后,有些事情,萧琰自然也不能再放纵自己逃避下去了。
也就是在那一天,解答了萧宸的疑惑后,帝王踌躇良久,终还是将心底筹谋了数月的事儿同爱子直言说出了口。
──他想让萧宸以养病为名暂离宫中,到民间好生历练一番。
萧琰会有这么个决定,其实也是出于无奈。
以他将萧宸视若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德性,又怎会舍得长时间让爱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可若让宸儿继续留在宫中,就算以「独立」为名让爱子搬出紫宸殿,萧琰也不认为自个儿有足够的自制力,能看着宸儿在眼前跌跌撞撞、吃亏受挫而不出手。
如果他对宸儿没有太多的期许、也不期望这个嫡子担起什么重任,这么继续将人宠着自然没什么问题。可宸儿却是他心底唯一有资格承继大位的人,要想肩负起如此厚望,不只要有出色的政治天分,更得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历练才行。
韧性和历练,都是在成长中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但以现在的情况,若让宸儿继续待在宫里、留在他身边,萧琰只怕自己不仅不能够对爱子的成长有所助益,反倒还会限制甚至压抑了宸儿的发展。
──毕竟,他是那么渴望宸儿的眼目之中仅有自己……因为那是如今身为帝王的他,唯一拥有的纯粹和真挚。
可作为一国的储君,宸儿的眼里,却绝对不能只有自己。
身为帝王,便该心怀天下。
萧琰不知道一个合适的太子该如何培养,却很清楚自己能够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原因。
他虽少有聪慧之名,但康平乱前,这聪慧也就是书读得好一些、绊子使得顺一些、学起武来快一些的程度而已,却是远远没到能让人生出「此子日后必有大造化」等感慨的程度。可康平乱起、盛京城破后,他怀着满腔不甘私作主张前往投靠舅父,就算身边有着几个忠心的沐氏家将随行,中间也着实吃了不少苦头,更别说是进到卫平军之后了。
他能得到卫平军上下的支持,是杀出来的、却也是苦出来的。那段日子让他的心智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才得以在日后亲领卫平军东征西讨、连战皆捷,更在知晓端仁太子病故后迅速把握良机,靠着与楼辉联合取得了多数朝臣的支持。
他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大位,那些年经历、见识过的一切就算不是主因,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当然,且不说如今的大昭正是承平时候;就是真有什么乱事,萧琰也是断不舍得让爱子像自个儿当年那样拿命去吃苦冒险的……他让萧宸离宫,一方面是想藉此减少爱子对自己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宸儿出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他不求爱子通晓民生庶务,但宸儿的眼目,却绝对不能只局限于紫宸殿这小小的「井」里。
──更不能……只局限在自己身上。
尽管内心深处,他一直是这么渴盼着的。
所以几个月的反复思量之后,萧琰终究还是作出了让爱子以养病之名出外历练的决定。
帝王并非不清楚这样的决定会给爱子带来多么大的冲击,却仍只能逼着自己狠下心来,同时搜索枯肠、硬是从记忆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那就是岐山翁──萧宸被代父收徒时、梦中的那位「大哥哥」的父亲,萧宸如今这一身功法的真正来源。
萧宸体内的毒性能够化解,说到底还是承了岐山翁的情──尽管岐山翁本人并不知晓──所以萧琰以此为由让爱子去拜谢「师父」、同时确定一下功法的修习状况,也是相当合乎情理的要求。
事实上,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让打算告老的孙元清与爱子同行,说是为了让孙元清有和岐山翁「切磋」的机会──孙医令对萧宸的功法有兴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并进一步确认萧宸是否已康复周全。
而这样要求,自然让知晓某些「内情」的萧宸怎么也没法拒绝。
──虽然这事儿,其实也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以萧宸对帝王脾性的了解,又怎会看不出父皇是早已拿定了主意的?会好言好语地哄着他答应,不过是不想他难过而已。
至于让他离宫的真正目的……确认爱子接受了此事后,萧琰也没有多做隐瞒,直接将自己心底的顾虑和期许明明白白地摊在了爱子面前。
即使萧宸早已再切身不过地体会过了自己重生之后带来的种种改变,也早已接受了自己必须与父皇分开的事实……可那一刻,面对明显是由自己的重生所导致的离别,萧宸的心境,仍是难以言说的复杂。
常言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世间的事,多半也是如此吧?
他改变了自己缠绵病榻的命运,却也因此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单单看着父皇、守着父皇便好。
前生,他病愈后千求万求才得了离宫的机会,结果却一头栽进了旁人布好的陷阱里,不只就此丢了性命、还害得父皇落得君臣离心、英年早逝的下场;却不想这一世,他从未想过离开,却是父皇主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而不论萧宸再怎么信任父皇的安排和判断,都很难不为将要到来的离别生出郁郁和感伤。
在这一点上,萧琰自然也是一样的。所以他虽明知自己最好从现在开始让宸儿慢慢适应没有自己陪着的日子,却终究没能舍得
喜欢麟儿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