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要好好听小于举人的话。”有家长叮嘱自家孩子。
“我知道。”孩子也不傻,没有山长大人,他们也不过是跟家里祖祖辈辈一样,认点字儿,会算算简单的账,土里刨食一辈子。
这次考试,是他们山长为他们争取来的!
巴家人都来送行了,孩子们是他们的希望。
“好了,大家被耽误时间了。”老村长挥了挥手:“赶紧的走吧,这都快晌午了,再不走到了县城还不得吃晚饭啊!”
其实老村长是夸张了,这才八点多,到县城最晚也就是一二点钟,吃午饭的时候。
“是,大家上车!”于良吉一摆手,让学生们都上车。
他自己抱着宝宝也上了车子,但是没关车门,就那么敞着跟大家摆手道别:“大家都回去吧,别送了,过几天就回来了。”
但是大家还是坚持送到了村口那里,看着他们一行人走远。
其中一个考生的娘当时就忍不住掉了眼泪:“这一去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孩子这两天连饭都吃得少了。”
旁边另一个孩子的娘也红了眼眶:“我家那个也是,吃的早饭就挑粥就咸菜。”
“你们怎么不早说?”老村长真惊了:“这样孩子们能有心思考试吗?”
吃不下饭了都,小于举人还不知道,考生们这么大压力,怎么能闷不吭声,不跟小于举人提一提呢?
他是山长,肯定能排解一下孩子们。
“老村长,你别听他们的!”刘文喜一嘴:“谁家孩子一大早起来就吃红烧肉啊?不腻歪啊!”
一大早就给孩子准备肥腻的大肉,谁吃的下啊?
别说孩子们了,大人他也吃不下啊!
刘宋氏也指着旁边哭的那位:“大嫂子可别说了,你家孩子都跟我说了,说你紧张的整天杀鸡宰鸭子的,吃的他都要哭了。”
老村长一听,就知道自己误会了,气闷的一挥手:“都给我回去,以后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别瞎补!”
离别的愁绪和担忧,都被冲散了。
于良吉不知道村里人的乌龙事件,他坐着车子,开着窗子,让于宝宝看着外头的景色。
其实也没啥绝美的景色,虽然想在绿草冒了出来,杏花也开了,但是这附近山上都是些山杏树,不高,开的花也不是多么的好看,只有一片坡地,全都是山杏树,如今开花成一片,看着还行。
而且路过的时候,因为山杏花花香浓郁,闹得特别清楚。
“在这里休息一下!”石宏大也看春色正好,就停了马车,让人下来活动互动,喝个水啊,放个水什么的,主要是他看于良吉喜欢这片山杏林。
这地方初春,气温不冷不热,而且这面坡向阳,正适合休息。
孩子们下了马车,纷纷抻抻懒腰,有人跑远处背人的地方解手,早上光顾着紧张了,忘了接手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更多的人是贪看初春美景,闻着山杏花香。
“应景背一首杏花的诗,能背出来不?”于良吉看孩子们喜欢,就提了这个建议,给他们醒一醒脑子。
“尊老爱幼,这里没有老人,就先爱幼吧,请小师弟先来!”这里头最大的比于宝宝大六岁,叫一声小师弟不为过。
“行,让宝宝先来!”于良吉觉得也不错,小孩子嘛,培养一下机智,而大孩子们,则是有理有据,明明什么准备都没有,突然要咏诵一首跟杏花有关的诗句,可不得先想一想么。
找的理由也不错,小师弟!
宝宝年岁小,说错了或者背不出来也无所谓。
不过大家没想过他背不出来,宝宝背书很有天分的,而且很喜欢看唐诗大全,睡前读物也是宋词大全。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于宝宝还挺应景,这是一首宋朝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好,好,好!”于良吉高兴地鼓起了掌,连脸色都红了许多,兴奋地,他就说,他家宝宝没事看着睡前读物,很有帮助!
在现代,孩子的睡前读物都是童话故事;在古代,你就别想了,想也没用,于是于良吉就给孩子安排了唐诗宋词和元曲等。
这东西简单,一首一首的,还不长,孩子当睡前读物,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么。
原主会作诗,也只会平常的一点,于良吉压根没那心思。
“小师弟果然喜欢看书,这首诗是谁写的?我都不知道!”有人承认自己短板了,还不如一个八岁的孩子。
“这是一首宋朝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我前些天睡前看到的,刚背会没多久。”于宝宝可爱的道出了实情。
于宝宝这一首诗背出来,大出众人意料,大家以为他会背一首唐诗,谁知道竟然是一首宋诗,宋朝最出名的是词,而非这样工整的诗句。
还是冷门的以杏花为题的诗句。
又这么应景!
大家纷纷鼓掌,于良吉与有荣焉。
石宏大将水囊递给了于良吉,让他喂了宝宝一点水。
剩下一人一首,都背了唐诗,宋词少见,因为他们都背过唐诗三百首,填鸭式教育下来,不会背也会背了。
就连几个学武的小家伙,也会背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类的句子。
“歇够了大家就上车吧,咱们到县城吃午饭。”收回水囊,石宏大招呼大家上车。
“是!”几个大小孩童齐齐应声,颇有军训风
喜欢夫夫孩子热炕头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