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
①朱能: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怀远(今安徽怀远)人,明朝初期名将。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后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②道衍: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③马和:郑和(1371-1433),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被道衍和尚收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后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第26章 败而弥坚
朱棣听了方瑜的分析,动容道:“果然好计,不但是一战可定乾坤的巨大战果,且不会有太大的战损。”
朱能也兴奋地道:“方参将说得是啊,俺们反正已经千里奔袭从北平府跑来了渭北,何不一口气再跑远点,直击蓝玉的凉州卫老巢呢?这与昔日邓士载偷渡阴平奇袭江油岂非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衍却皱着眉头沉声道:“计是好计,只是此去凉州不近,我们的军粮补给恐怕……”
“四哥不必担心军粮的事。”说话的是朱玉洛,“我随你们一道去凉州,只要把行军路线向北偏一下,就可以途径宁夏卫。宁夏卫的总兵胡东权是我的人,他虽然因为兵力薄弱不敢轻举妄动,给燕王的北平军补充粮草却是不成问题。”
朱棣闻之大喜,一拍桌子说道:“如此便成哩!只要凉州落入我手,蓝玉的败亡将只是时间问题。”
朱能兴奋地摩拳擦掌,视线不断在方瑜的脸上扫来扫去,道:“方参将国士无双,不知是否一道与我们大军同行。”
方瑜轻轻摆了摆手,摇头道:“有燕王殿下和公主殿下坐镇,你们取下凉州卫应不成问题,小将便不同你们去了。”
朱棣愕然道:“那方参将意欲何往?”
“到潼关去。”方瑜故意将视线转向窗外的雨夜,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轻描淡写地道,“我若再不出现,某些人又该顶不住了。”
~~~~~~~~~~~~~~~
冷无求跨坐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之上,手持一柄五尺长刀,刀锋微微翘曲,状若流星,本是雪亮而锋锐,现在却已沾满了血迹。看着己方的战阵被冲击得混乱不堪,身旁的新军战士一个个被叛军砍下马来,他的心痛如刀绞。
蓝玉不愧为当朝最伟大的名将之一,他手下军队的训练程度和战术执行力远远超乎了冷无求的预料。两军决战不到两个时辰,冷无求的新军就开始逐渐落在下风。蓝玉的临场调度总是能高他一筹,通过频繁的阵型变化来拉扯冷无求新军的战阵,并派出小分队切入到冷无求阵型的关键位置阻碍冷无求变阵,然后等到新军变阵不及的时候再利用他们阵型不整发动总攻。
三国时汉丞相诸葛亮也曾与魏大将军司马懿斗阵于渭河平原,展开双方总兵力超五十万的一场决战,司马懿正是因为在阵型转换上棋差一招被诸葛亮攻破,兵败如山倒。
熟读史书的冷无求没想到他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冷无求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挫败感,敌人没有用火攻,没有用水淹,没有断他粮,没有劫他寨,没有打埋伏,没有玩离间。蓝玉是在这一场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上,把他精心操练的应天新军打得一败涂地,让他输得没有理由,没有借口。若非风月明的前锋部队还在战场的核心苦撑,他的新军恐怕早已溃败。
阵型混乱至斯,冷无求已无法向下传递任何有效的指令——除了撤退。他咬着牙,强忍着不喊出那两个字,他现在能做的只有拼命砍杀,尽可能多的对叛军造成杀伤。
然而面对数以万计的叛军,他又能杀几人呢?
冷无求猛一矮身,伏在马背上闪过一员敌将的长戟,顺势一刀挥出,直劈敌将面门。敌将仓皇招架,冷无求却在长刀上附上他独门真气,一刀斩断敌将的长戟,将其斩下马去。
身处战阵垓心的风月明处境比冷无求更凶险,他一杆龙胆枪舞得密不透风,同时接住周围近十人水银泻地般的连番猛攻,竟是守得滴水不漏。他的勇猛也激励了手下的将士,个个奋勇作战,没有一人后退。
通常来说,如果你在战场上不幸碰到了这样可以以一当百的勇将,最好的办法不是派更多的士兵围攻送命,而是派去一员同样勇猛的武将——蓝玉当然懂得这个道理。
风月明忽然感觉手上一沉,本来可以凭手中龙胆枪轻松拨挡封架来自背后的攻势,却没想到这一击势大力沉,刚猛的真气几乎震得他龙胆枪脱手。回头一
喜欢风起月明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