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个村子,为什么村北二三十座房屋,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红砖红瓦的房,而村南却有百分之七十是黑瓦泥胚房?
“……这边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人居住的。”张瑾解释道,“后来延伸出来这么大一片,是上山下乡那会儿,一些知青和犯错误被下放的人到了这里之后自己建造的,据说是当时村里穷,没有人家有房子给知青们居住。再加上这边的人很保守,也不想让那些据说是犯错误被下方的人住自己家。所以当时的村长就安排人,帮他在这边修建了房屋。
知青回城以后,这边大片由知青们建造的土坯房,就由村里分配给了当时没钱建房的穷苦人家。
这些穷苦人家中多是当时有手艺却挣不到钱养家的人家。后来改革开放了,手艺人开始挣钱了,就推倒了泥胚房自己建房了。我奶奶当年很早就去世了,我爷爷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虽然是这边有名的木匠,但在那会儿给人做工也赚不几个钱,所以很穷,然后就被分配到这边。”
呃,其实听张爷爷说,当时能分到这边的,还是有关系的,他们家就是因为张爷爷帮村长的儿子在结婚时做了一套家居,村长才给他们家排上名额的。要不然估计轮不到他们。
不过这话,明显是不能说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东方森点点头。仔细想象,张瑾说的话,感觉蛮有道理。
张瑾家和张外爷家都是靠前的位置,出门就是稻场。张外爷家的大门上,还挂了个红色的十字架,非常明显。吉普车从石子路上了稻场,不到一百米,就直接到了张外爷的家门口。
“这就是我外爷家了。”吉普车在一座大门做的尤为结实的院子前停了下了。
“这门做的不错。”东方森从车上下来就先注意到那座大门,明明院墙就是石头和黄泥巴的,但大门的门却是做的看上去很是结实厚重。
张瑾抿嘴笑了下,迟疑道:“这是我爹做的。”我爹娶媳妇的聘礼之一。
想到每次张爸爸嘚瑟的告诉仨儿子自己娶媳妇的辉煌历史,张瑾就忍不住想笑。他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娶媳妇的时候是背着大门去的。
东方森和东方尧都看到了张瑾隐忍的笑容,知道这门肯定有故事,只是对方既然不说,估计也是有些顾忌,也就没多问。
“二叔你回来了啊?”一个看上去十来岁的男孩,用铁钩子推着一个铁圈,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太爷不在家,他去小李寨看病去了。”
张瑾看了看大门,没上锁。
男孩继续道:“二叔,这就是你们家来的客人啊?太爷爷说了,让你带他们先到屋里坐坐,他晚点就回来了。”
“哦,我知道了。”
“太爷爷还说,让你不要忘记做饭。”说道这话的时候,小家伙一双眼睛里都带着鄙视了。
“……”张瑾瞬间就心情郁闷了,他外爷就这么不相信他?就算他抠门,基本的待客之道也知道啊!
还是说他这小气鬼的名声看来这辈子都摆脱不了。当初不就是没给大娘的侄女出一块钱车费,居然落下了这么个名声。
不过,转头想想,其实也不错,村子里喜欢占小便宜的太多了,这下都知道他抠门了,以后也就不会想着来占他便宜了。至于名声什么的,他才不需要。就算再来一次,他也不会给堂哥的表妹出车费,他和对方又没关系。凭什么!再说就大娘那脾气,就算他给出了,对方也会觉得他应该的。
看着张瑾明明很郁闷,还故作镇定的表情,东方尧就忍不住想要笑。
张瑾与男孩对视片刻,就听男孩道:“二叔,你别这样看我,这话是太爷交代的,可不是我要说的。”
“我知道了。”张瑾淡淡的说了一句,就转身去开院子的大门。
男孩凝视着张瑾的背影数秒,小大人似得叹了口气,就无视东方尧几人,推着他的铁圈走了。
张瑾将东方尧几人带进了张外爷的院子。张外爷的院子向来都收拾的非常干净利索。院子的东面是压井,水池和一排两间的下房,西面是一个很大的,几乎要连接到主屋的葡萄架子,架子下放了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子,除此之外,院子的围墙上有一些丝瓜藤。
张瑾直接将一行人引进了堂屋,堂屋的建造与本地很多筒子型不同,有点类似几室几厅的格局。
在堂屋的两边,不靠近门的地方,放了七八把简化版中式交椅和茶几。
东方森看到这些椅子,就想起刚刚的大门,笑道:“这些椅子也做的不错。”
“……”张瑾抿嘴笑了一下,没说话。
“三哥,尧哥,还有这位,大哥,要不你们到茶室坐一下吧!我外爷可能还要等一会儿。那边有电视,你们可以看一下。”想到堂屋隔三差五的就会有熟人通过这边去后院的诊室,张瑾想了想,以防止一会儿还有人来,就请了三人到南边外爷的茶室去坐。
外爷的茶室也是张爸爸的杰作之一,虽然整体都是按照外爷的指挥做的。通常情况这里除了他老人家自己没事的时候在这边饮茶看书外,就是招待一些从外地来的聊得来的病人了。
茶室的桌子是用一个非常大的树根做的,经过打磨和上漆之后,看上去非常有艺术感,椅子则是农村里非常常见的靠背椅。
将三人让到桌子边上,张瑾拿出了张外爷待客的茶具和待客用的养生茶。
“这是我外爷做的
喜欢空间之哥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