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来,宫中的“家宴”比往年少了许多热闹。皇帝的儿子太多,往年满堂熙熙攘攘,让人心烦。可一年之间,成年皇子死了七个,等到中秋之日,又有五个称病不来了。来到宴席上的,都是十岁以下的小毛孩子,被太监和宫女们团团护着,远远地离开在皇帝下首的太子之席。
皇帝不到五十岁,可是长年耽于美色,已经掏空了身子,现在经常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他坐在席上,见厅中显得很冷情,似是才意识到纵容太子收拾了一大帮兄弟的结果。
皇帝早就看不惯众多皇子靠着外家在那里明争暗斗,弄得朝事混乱,臣子结党,乌烟瘴气!尤其几家文武重臣,俨然是一副问鼎江山的架势,自己还活着,他们就敢公然截杀东宫请的幕僚外加上百侍卫!太子是他封的太子!要是想撸下去,也得自己开口!轮不到外人替自己做主!
他看出太子要借自己的手反戈一击,就懒懒地抬了手。那时觉得如果再纵容这些儿子和外家们闹腾,日后自己一去,怕是要天下大乱,应该好好整治一下!
可现在看到宴席上零落的来人,皇帝又觉得太子下的手也太狠了些,现在能斩断手足,保不定哪日……
皇帝从眼皮下看向太子,太子恭顺地微低着头,成熟稳重。但是他跟随皇帝多年,就是不看皇帝的脸,也能从皇帝说话的语气中察觉皇帝的一丝落寞。看来父皇竟然有些伤感那些死去了儿子了吗?可惜晚了些。
皇帝情绪低落,可也知道不能做什么了:罢了,好好过下面的日子吧。他现在对朝事不怎么感兴趣,只想好好地享受生活,朝廷上,日后平衡下太子与朝臣的关系,最好让太子即能帮着料理朝政,可是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朝臣们只忠于自己……
皇帝叫皇子们一个个地轮流到他跟前来,问了些问题,但是根本没想起本来他要看看的十七皇子。
又过了几天,东南水关发现了具尸体,已经肿胀得面目全非,手指上戴着个韘,洪大公子来辨认了,说是自己给十七殿下的,不由得放声悲哭。
宾客府里的人们冷笑不语,其他京城的市民们都信以为真。
太子也曾考虑过揭穿十七皇子是死遁,可是中秋上皇帝对几个年幼的皇子特别亲切,还说要找大儒为师,一副慈父嘴脸,看来是想敲打下自己。如果说破十七皇子是假死,恐怕皇帝非但不予追究,反而会觉得是因为自己行事狠毒,逼走了十七皇子。弄不好还会私下让人去找这个心机过人却无依无靠的十七皇子,回来加以扶持,作为自己的一个对手……
太子决定将错就错,认可十七皇子的溺亡,报给了皇帝。
十七皇子的存在感太弱,以至皇帝得知他的死讯后,半天想不起来这个孩子是什么样子。他隐约记得这个孩子的母亲洪妃的模样:不那么美,也不温柔,当时完全是为了抚慰镇守边境的洪家才纳的她,给了她一个孩子已经是极大的恩赐,她自己无福,连带这个孩子自幼福薄,真怨不了别人。
可现在这种时候,这个十七皇子倒不该随便埋了,皇帝就让人写了个文儿,点出其命运多蹇,难寻安稳,影射有人甚至不容如此病残之人,语气里带着些悲伤,末尾提了句皇上都有不舍之意。
此文一出,就被过去最看不起十七皇子的九皇子用来攻击太子,说太子为嫡长,却对手足失于爱护:十七皇子就是在东宫的宴席上摔伤的!而十七皇子坠河时,有人看到有太子宾客就在河边……
听到的人心中啧啧:想想二皇子那些人是怎么回事,十七皇子这事……
东宫这边,则大肆宣扬十七皇子的嫖娼经历,让人看清十七皇子是个什么人物,如此下场只是咎由自取。
一片纷纭中,十七皇子终于入土。因他还未满十八岁,不及弱冠,又无婚姻后代,就葬在洪妃陵墓旁,算是母子有个依靠。为了抬举一下十七皇子的外家,皇帝还赏赐了洪锐一个“怀勇将军”的虚衔。
大概是不想陷在有关十七皇子毁大于誉的漩涡中,十七皇子下葬后十日内,新封的“怀勇将军”洪锐就带着夫人和儿子洪大公子离开了京城。
旁观的人知道京城这代人大概不会再见到洪家这一支了。虽然十七皇子还算葬得风光,可他的确死在了春舫上。洪家就是得了个华而不实的名号,也无法掩盖这种没脸的事实。可怜洪老将军一家浴血得来的名声,被这个不肖的外孙败光了。回乡也好,天高皇帝远的,能体面地过日子。
方临洲自然派了人跟着洪家,让他们将任何洪家的异动报给东宫,与此同时,按照太子口谕筹建的五十人搜剿队也已经完成了。
鉴于主帅无能累死千军的先例,这次方临洲亲自选领队,他挑了东宫三等侍卫潘杰。
潘杰高个子,瘦得像是竹竿,稍微有点驼背,浓眉马脸,眼含戾气,嘴唇总是紧闭着,一看就是个干练狠辣之人。东宫的三等侍卫等同五品武官,潘杰年方二十八岁就领此衔,可见其能力。
方临洲最赏识这个人的地方,就是潘杰临机敢断,有自己的主意,不拘泥于常规。当初方临洲从四皇子下手,开始了自己对皇子们的报复,临街射杀四皇子的指挥就是潘杰,将事情做得完美无
喜欢快穿之解冤成爱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