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万万不可担此大任!”李景通赶忙下跪,狠狠地磕了几个响头,他并无觊觎皇位之心,且他知道,父皇看中的,是三弟景遂。
“起来!”李昪的沉着而有力的声音在空气中响起,即便是在弥留之际亦透着一股让人不敢轻视的威严,直至景通重新坐回去,他才放缓语调说道:“父皇明白,遂儿更有治国之才,然今时局动荡,不宜立少主,你为朕之长子,朕只得将大唐江山托付于你。只一点,朕要你发誓,你百年之后,必将传位于遂儿!”
李景通抖了抖身上的袍衣,缓缓地起身,腿一弯,膝一跪,继而正色道:“我李景通对天发誓,百年之后必将传位于三弟景遂,否则······”
“好了,起来吧。”李昪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挥了挥手示意他坐回去。待他重新坐会椅子上时,李昪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今后要守住朕的江山,切不可奢靡无度!”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李景通环顾四周,父皇素来节俭,寝殿犹如民宅一般简朴,只是比普通民宅大得多,而他性喜奢华,父皇是知道的,临终时这般交代,可谓爱之深责之切啊!
李昪深深地望向风中跳动的烛火,他爱他的江山,爱他那晚年才打下来的江山!如今好不容易才到了大展宏图的时刻,却······
白色的闪电在漆黑的云层中穿梭,轰隆隆的雷声仿佛是苍天对大地发出的怒吼,李昪望向殿外,凄寒的雨水从云层中倾泻而下,落在殿前的石阶上,似乎在诉说着他此刻的不甘与无奈。
李昪病逝后,李景通即位,更名李璟,封三弟李景遂为皇太弟。
公元950年
皇太弟李景遂府中。
李景遂捧着一卷书在园中的石阶小径上徘徊,翠绿的竹柏在风中摇摆,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雨落竹林。
食而无肉则瘦,居而无竹则俗,文人雅士居住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竹子。
此刻,六皇子从嘉正坐在竹林中的石凳上,手执毛笔,正对着身前石桌上的宣纸写些什么。他自幼对诗文颇有天赋,李景遂非常喜爱这个孩子,经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待从嘉手停笔落,李景遂走了过来,低头看起了侄子写的东西,素纸上的黑字显现了少年独特的风骨。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裹红绡,
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
遗篇那得到今朝。
李景遂凝视着桌上的宣纸,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号金楼子,这诗写的是梁元帝在西魏兵马压境时,将所有著作皆付之一炬的故事。
“说说你的见解吧。”李景遂别有深意地看向侄儿。
从嘉起身作揖道:“元帝尝曰:‘读万卷书犹有今日,故焚之。’从嘉以为,此乃己无用而归咎于书者也。元帝焚书不仅是对他本人才华的亵渎,更是对先贤之不敬,且有负于后人也!”
“你若为元帝,兵临城下,将奈之何?”李景遂默默地点了点头,难得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傲骨,如此节气!
“留之,观于后人也。”从嘉望着穿梭于竹林间的黄鹂道:“然从嘉此生无心为帝,愿为天地逆旅一渔翁足矣!”
李景遂默默地叹了口气,这也是他渴望的生活啊!难得这小小的孩子竟有如此超凡之志向,不过想来,有一部分也是拜他那长兄所赐吧。一想起李弘冀在朝堂上那阴森的目光,李景遂便不寒而栗。
这个皇太弟不当也罢。
公元958年,李景遂改字退身,上表请奏,辞去皇太弟,立皇长子李弘冀为太子。
李璟和他私谈一阵后成全了他,改封他为晋王,立长子弘冀为太子,但同时亦将太子调离京城,迁至润州。
第二章 .浊酒竿纶一叶舟,谁料心愿身先违。
第6章 一
是夜,星斗阑干。
从嘉又梦见了穿越前的事。
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那时的他才九岁。
蓝白混搭的浪花拍打着沙滩上的岩石,仿佛给它盖上了一床蓝色的衾被,迟迟的落日在蔚蓝的海面上洒下了点点红韵。
当时的他坐在岩石上,双脚浸在凉凉的海水中,瘦小的身体被一件宽大的白色风衣外套紧紧地包裹着,他有些羡慕地望向远处在海水嬉戏的其它孤儿院的孩子,一阵海风吹过,他不禁将脖子往大衣里缩了缩。
“一起来玩吧!”一个小姑娘突然跑了过来,将一串贝壳项链戴在他的脖子上,然后拉着他的手说。
他有些犹豫,望向大海的眼睛里却充满了渴望的目光。
“没事,我们会保护你的!”一个小男孩也跟了过来,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一只手拍着胸脯。
他卷高了裤管,站起身,拉住他们的手,然后缓缓地走向大海······
“谢谢你们······”那一刻,他开心地笑了。
“我们是一家人嘛!”
夕阳下,海风中,孩童欢快的笑声伴随着海面上溅起的水花回荡在清凉的夏日里。
我们是一家人······
一滴泪划过了从嘉的脸颊,打湿了那绣着鸳鸯的枕头。
风吹起了素色的纱幔,银白色的月光照亮了红色枕头上透明的泪。
公元958年,李景遂辞去皇太弟。李弘冀被立为太子,调离京城,迁往润州。
喜欢错生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