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明白一个帝王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又跟他讲了华夏其实推翻封建王朝也就一百来年,更多的实在是被压迫欺负的太厉害,又被外国列强践踏侮辱,才群起反抗。
特别详细地跟皇帝讲了清代的灭亡,细数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打开侵略华夏的大门,还有慈禧太后只顾自己安逸享受,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华夏如果不推翻皇室,泱泱大国恐怕已经沦为各国列强的殖民地,哪有百年后的大国崛起。
听了贾赦的描述,皇帝气愤不已,一边愤慨皇室竟然被一个后宫女人左右,军国大事竟然犹如儿戏一般被决定,一边气愤外国的侵略恶行。
然后贾赦就说大庆之外还有辽阔的领地不为人知,有些地方有数不清的金银矿产,还有其他很多大庆没有的资源,现在那边的发展应该还不如大庆,待准备充足就可以派人去外边探索,随随便便占片土地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现代还有君主立宪制,真到一定时间也可以借鉴一下,皇室依然存在,只是权利分下去而已,且这制度已经经过了许多国家的验证,也是一种趋势,不搞君主立宪制也会被其他制度代替,早日打算反而有利于发展。
这些话贾赦并没有说的很直接,只是一点点慢慢透露出来,皇帝越多的了解现代世界对于这样的说法接受程度就越高,只是这不是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历经很长时间的发展。
但是先有了苗头,后边的改革才能顺理成章。还有什么男女平等,女子能顶半边天,人人可以接受教育贾赦都提过,但这些如同前边说的制度也是要慢慢发展的,太快的推行反而会脱离实际,引起动乱也说不定。
东西太多,不是一时半会儿讲的清,皇帝现在的眼界已经不再单纯的停留在大庆这片土地上,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海外扩张这一块,哪个帝王不梦想着开疆扩土。
正好儿子又多,与其在大庆这一亩三分地上挣个你死我活,不如让他们都走出国门,说不得每个都能弄个帝位玩玩儿,皇帝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
看着太子处理政务越来越游刃有余,皇帝将手中的权利一点点放下去,抽出时间精力专心和贾赦研究记录现代的一切,并对外发布诏令,召集各地的异域人来京城交流,报酬丰厚。
贾赦也被要求尽可能去回忆一些有帮助的东西,最好能编纂成册,方便去培养人才,皇帝也成为贾赦的第一个学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可谓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于是户部的徐大人有了借贷记账法,拿到此法可谓是如获至宝,贾赦只知道皮毛原理,但是有那么多会做账的人才,有了最核心的东西再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完善,最终和现代的会计计量法没甚大的差异。
这可大大提高了户部的工作效率,连往年积压的旧账都一并处理了,于是将这个借贷记账法定为全国的记账准则推行下去,不仅使各地衙门受益,各大商人更是获益良多。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这些行商之人的热情,更不要说后边皇帝又慢慢提升商人的地位,甚至在出海时招募商人参与,让大庆的经济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在红薯土豆可以大规模推广下去后,又找到了玉米的种子,贾赦还建议皇帝边关的将士可以在练兵之余垦荒种地,反正土豆红薯这东西哪都能种,产量又高,玉米种植的条件也没有很苛刻。
现在的边关并没有太大的战事,这些将士每日除了练兵就是练兵,闲暇之余就是偷偷喝酒赌钱,若是能自给自足一部分,不仅能缓解朝廷每年供应军饷的压力,也能解决一部分很多士兵只够温饱的尴尬境地。
少了中间押运粮草的环节,还能避免某些人贪污军饷呢。朝廷省下来的钱可以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将士们,不仅能吃饱还有额外的钱拿,想来耕种的热情也会提高不少。
大多数下层士兵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家里揭不开锅了才想着从军谋条出路,以前在家里不乏是种地的好手,即便不精通也多少了解,所以这项要求对他们来说不难。
再说边关一般地广人稀,即便环境恶劣些,这些东西都是不怕的啊,简直是一举多得的事儿。
这个想法还要得益于贾赦在现代看到的一些报道,说去哪里维和的华夏士兵开荒种地,不仅自给自足解决了物资匮乏问题,吃不完还能送给友国人民。
这样的报道多不胜数,只要给华夏人民一片地、一把锄头、一袋种子哪里不能种菜种粮食,没有地也会想办法创造条件种,不穿的旧鞋子、矿泉水瓶子、泡沫盒子,没有他们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让我们为华夏人民的智慧点赞。
于是第一批红薯土豆还有玉米的种植就交到了九王爷所在的大西北,皇帝为了激发将士们垦荒的热情,明确昭告在不影响边关安稳的情况下,能解决多少粮食问题朝廷就按比例贴补多少银钱。
反正不种地这些钱也是要充做军饷的,国库近些年充裕不少,说不定这样下去还能节省不少开支呢。
收获的粮食一部分供将士们日用,留出好的种子以便在其他地区的百姓间推广,想来用不了几年大庆百姓的温饱问题就能有一个大的提升。
这个诏令一出,极大地激发了边关将士的热情,未来的日子不仅自个能吃饱,还有余钱补贴家里,你说积极不积极。轰轰烈
喜欢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