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并不深,只记得是个比较沉默高大的男人,长得挺好看的,是江延宗的朋友,其他的就记得不多了。
对于他们来说,买个手机不算啥,于是陈寒哭唧唧哭到了一只手机,却永远记得,自己比不上卫靖泽重要了,再次哭晕在厨房。
智能手机是个新鲜玩意儿,外观确实是新潮极了,而且功能强大,卫靖泽本来还不太适应,用了几天之后,就能够感觉到它的好处了,难怪卖几千块还脱销。
江延宗加了他们的微信群,把卫靖泽也加了进去,才发现群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十分热闹,一见江延宗进来。立马吵吵嚷嚷要江延宗快点送菜来,家里的都要吃完了。
这时候,地里的菜也差不多都长起来了,早春种下的菜,也都能吃了,山上的野菜也还有,倒不用很愁这些事情。
卫靖泽在群里说了当季有什么菜,然后每个人都说自己想要什么,江延宗记下来之后,就去按照需求配货。
其实,他们无意中采用了国际上已经逐渐流行的农场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农业生产者直接对客户负责,保证产品绿色健康,但是价格也更加贵一些。
在江延宗发现了这个模式已经在国外比较成熟之后,便十分用心地留意了这个模式发展的情况,在国内,还只是萌芽阶段,但是在日本欧美,都是已经比较成熟了。这种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经济水平提升,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的,以后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当然,任何一种赚钱的产品和模式,都不是出现越早越好,而是要等时机成熟,然后抢占市场,形成稳定客户群才行。
正好,江延宗对商业操作熟稔得很。
第73章 新员工
单泽源刚离开没两天,杨天健也就到了。
卫靖泽亲自去接的人,在车站看到昔日的战友,走路一瘸一拐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以前杨天健走路是虎虎生风,十分有气势的。
“小卫,好久不见了。”杨天健倒是笑容灿烂,没发现有什么郁气。
卫靖泽迎了上去,说:“好久不见了,健哥。”
杨天健比卫靖泽先退伍,算算时间,杨天健退伍也有四五年了,所以两个人也是四五年时间未见了。
让杨天健把行李放上车,然后让人坐了上去,卫靖泽自己也骑上了车。
杨天健说:“真是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开始种田了。”
卫靖泽自己现在想想也觉得挺意外的,说:“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呢。”
在路上,卫靖泽跟杨天健介绍了一下现在自己的情况,也说了一下把杨天健找来主要想让他做什么。
“猪是一种很好养的动物,只需要给喂饱了,打扫干净了,一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你只管放心。”
杨天健说:“当然,我尽力做好。”
说到现状,杨天健说:“还真是要谢谢你给我打的电话,我这腿坏了以后,也难以找到一个干的长久的活儿,我这么大个男人,还要家里养,也是丢人。”
卫靖泽明白,从部队里出来的人,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爱依靠别人,喜欢万事靠自己,主要是责任心在作祟,觉得男人肩上应该担起内外的担子。
“哎呀,有了你这活儿,我也能慢慢把债还上了。”杨天健笑容满面的说。
生活要有奔头,才让人有活下去的动力。
骑了三个小时才到家里,卫靖泽先给江延宗介绍了杨天健,然后把他的东西搬进屋子里,就把老汉给两人留的饭菜热了热,一起吃饭了饭。
杨天健吃饭也绝对是十分凶猛的,吃完一碗又一碗,还说:“乡下的饭要好吃多了。”
卫靖泽说:“许多人都这么说,走之前还要背袋米走。”
说的就是单泽源这样的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可不少。回到家过了两天,就打电话来说,刚开始还被媳妇数落,带了一堆破烂东西回来了,等吃了两天之后,就完全改了口风了。
而且乡下的菜和米应有尽有,卫靖泽也不怕杨天健吃。
吃过饭,三个人就一起去猪圈施工地看看。
杨天健不愧是在工地干过的,很快就看明白这猪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了。
猪圈里面,是中间高四周低,外边有四条沟,是用来排水和猪圈内的排泄物的。墙上还用了特殊材料,保证冬暖夏凉,而窗户都建在屋檐底下,一个是通风透气,也能够防止猪跑掉了冬天的风也不会直接刮进屋子里。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防盗,任何时候都要防止猪被偷走。
看完之后,三个人又去了西瓜苗那边,老汉最近主要是忙活这个事儿。
见到杨天健,老汉也十分热情,让他好吃好住,别客气之类的。
卫靖泽留下来帮着老汉干活,最近西瓜苗都长出来了,等再过十天半月的,就要移栽到地里去了,那个时候还有的忙。
卫靖泽正忙活着,村长的小孙子吧嗒吧嗒跑来了。
“泽哥!泽哥你在吗?”这小子在外面就大声喊起来了。
卫靖泽忙出来,问:“在呢!啥事儿啊?”
小家伙抹了一把鼻涕,说:“我爷叫你过去!你赶紧去吧!”说完转身就跑掉了,卫靖泽想问问啥事儿都没抓住。
卫靖泽担心老汉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转身进去跟老汉和江延宗说了一声,便赶紧跑到村长家里。
一到村长家,见里里外外都安
喜欢异能农场主请大家收藏:(m.bxwx8.cc),笔下文学吧更新速度最快。